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泰來『土妞』搖身變『閨秀』 髒亂差一去不返
2008-11-30 09:51: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郝勁飛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30日訊 街道擁擠,路燈不亮,道路坑窪……從前的泰來,髒、亂、差。

  如今,泰來變了模樣:綠樹成行,馬路整潔,車通人暢……

  近年來,泰來縣提出了『水路林城』4項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地推進了城鎮功能的提昇和城鄉環境的改善,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先後榮獲省級文明村鎮建設先進縣標兵、省級生態園林城市、省級衛生鎮稱號。

  好比『土妞』變『閨秀』,泰來頗顯『大家風范』。

  安裝路燈萬餘盞美化亮化遍街區

  為逐步改善縣城建設布局不合理狀況,泰來縣立足縣城『向東延伸』,實施泰湖風景區建設工程,為城鎮圍湖發展奠定基礎,城湖相伴、城中有湖。

  加強城鎮綜合治理,市容環境和街路秩序明顯改善。城鎮衛生實行袋裝定點投放,日產日清、專人管護;亮化工程遍布每個臨街樓房及街道;集中整治超載超限、加大巡邏管控力度,城鎮交通秩序明顯好轉,文明駕車、文明騎車、文明走路蔚然成風。

  據統計,2002年以來,縣城內共建設廣場4個,總面積8萬平方米;道路硬化2.8萬延長米;安裝路燈1萬餘盞;綠化面積2549.79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7.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8平方米。連續6年在齊齊哈爾市『新綠杯』競賽中榮獲第一名。

  過去做飯滿屋煙如今做飯擰開關

  2007年,泰來縣在10個新農村試點村建了10座沼氣池。『過去做飯滿屋煙,如今做飯擰開關』,綠色能源——沼氣,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讓農民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泰來縣加大村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5年來,全縣村鎮建設總投資1.8億元,新建了道路、給排水等公用設施,進行了泥草房改造。目前全縣村鎮農民住宅磚房面積達285.78萬平方米,樓房37棟,自來水普及率34.1%。

  近年來,全縣村屯綠化造林4900多畝,栽植花卉40多萬株,草坪近2萬平方米,新安裝路燈110多盞,新安裝電話5887戶,有線電視已發展到68個村27000戶。鄉村新建垃圾池76個,清理路邊溝5.9萬延長米,清運垃圾1.6萬立方米,清理糞堆、柴草垛2000多個,消除屯內漚糞坑100多個。

  吹拉彈唱閑不著村村都有文藝人

  每當夜幕降臨,克利鎮河北村二屯的文化廣場上,伴隨著熱鬧的鑼鼓聲、嗩吶聲,人們扭起了活潑優美的東北大秧歌,吸引了鄰近4個屯的村民前來觀看。

  目前,全縣已建成鄉鎮文化活動站10個,成立文化中心戶175個,組建農村大秧歌隊40多支,擁有說唱、戲劇、樂器、舞蹈等農民文藝人1000多人。這些『咱村的文藝人』在改變農村面貌,引領生活時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泰來縣憑借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等優勢,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潛力,積極打造書畫詩詞之鄉、遼金塔子城文化、江橋抗戰文化三大品牌,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提昇『軟實力』。他們先後成立了泰來書畫院、泰來縣詩詞社,投入資金500餘萬元,對江橋抗戰遺址進行了修復和建設,目前江橋抗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礎框架已經形成。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