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 地產散白、尖莊酒摻上香料,裝進『二手』酒瓶,再穿上華麗的包裝,一瓶名酒就這樣『誕生』了。近日,大慶市工商、公安兩部門聯合,在龍鳳區澳龍小區一居民樓內,端掉一個釀酒『黑窩點』,搜出了勾兌的五糧液、茅臺、國窖1573、水井坊等多種『名酒』2200多瓶,價值100多萬元。除此之外,還有4種酒的包裝、商標、空酒瓶,至少還夠勾兌上百箱假酒使用。
據了解,這是大慶市近年來破獲的最大一起假酒案。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假名酒拉了一大車
11月8日20時,龍鳳工商分局的值班室內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澳龍小區有人正在兌假酒,你們快來看看吧。』
接到舉報後,大慶龍鳳工商分局執法人員趕往澳龍小區,在知情人的指引下,他們找到了『釀酒廠』,這個酒廠居然坐落在一棟居民樓內,是一戶二室一廳的普通住宅。
推開房門,工商執法人員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水井坊等『名酒』擺了一屋,名酒包裝、商標、舊瓶子散落一地。
『當時,我們粗略統計了一下,4種假酒2200多瓶,還有空瓶子、包裝,足足拉了一大車。』工商執法人員當場扣留了這些冒牌名酒。
由於涉案金額巨大,11月9日,龍鳳工商分局把此案移交給了龍鳳公安分局。
造假者是『慣犯』
李軍獻(化名)是該黑酒廠的老板,這人是個『慣犯』,在公安部門曾有過前科,做過4年牢。1983年,李軍獻因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但因其患有嚴重的心髒病,1987年保外就醫。
保外就醫的李軍獻,卻不思悔改,仍想過不勞而獲的生活,於是,他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李軍獻為了保險,他竟冒充警察招搖撞騙。2007年,李軍獻再次因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期3年。
『從2006年起,李軍獻就開始籌劃造假之事,從溫州購進了大量的名酒包裝、商標,被判緩刑後,他仍未放棄這個念頭,經過近兩年的運作,今年11月,第一批酒正式出廠。』龍鳳公安分局偵查員說。
地產散白摻香料成『名酒』
『地產散白、尖莊酒摻上一些添加劑和香料,就成了名酒。』偵查員講述了李軍獻釀造『名酒』的方法。他說,添加了香料的酒,聞上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是行家很難鑒別出真假。
五糧液、茅臺、國窖1573、水井坊,都是用這種方法勾兌出來的,至於酒名,完全取決於酒瓶。
裝酒的酒瓶是真的,但卻是『二手貨』,均是李軍獻在廢品收購站買的,他把這些舊酒瓶拿回家後,再把酒瓶刷乾淨,裝上事先勾兌好的酒,貼上標簽,裝進包裝盒,一瓶勾兌酒搖身變成了『名酒』。
這種造假,利潤非常高,用地產散白、尖莊酒勾兌成的酒成本不超過20元,但『成名』後身價卻翻了10倍,市場上最便宜的一瓶也要二三百元,高的能達到七八百元。
假名酒銷往何地?
李軍獻自釀的『名酒』剛出廠,就被知情人舉報了,所以其銷售量非常小,僅賣出5箱。不過,這5箱酒已經被退貨了。
『瓶子都沒刷乾淨,這酒肯定是假的。』購買了假酒的消費者要求經銷商退貨,經銷商一看從李軍獻那購買的酒賣不出去,更談不上賺錢了,索性也都退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