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2月5日訊
列車正開往『春天』
今年57歲的張彬是哈爾濱鐵路局的一名老職工。當記者讓他談談改革開放30年鐵路最大的變化時,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年,老張家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的伊圖裡河。上世紀70年代初期,只有一趟齊齊哈爾到滿歸的客車。齊齊哈爾到伊圖裡河雖然只有600多公裡的路程,但坐這趟車進山,需要20多個小時。列車是那種老式的『綠皮車』。車廂牆壁用一條條窄窄的木板合成,座席也是木板的。冬天,列車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穿行,車窗被冰雪封堵得嚴嚴實實,地板被凍得成了一條車內的冰道。人們在車廂裡不是『全副武裝』,就是被凍得『手舞足蹈』。
上世紀80年代初,原齊齊哈爾鐵路局撤並到哈爾濱鐵路局。那時,山裡還沒有直接到省城的火車。別說到北京、上海,就是到路局開會、出差,也必須在齊齊哈爾換一次車。再後來,有了直通省城的火車,常常能睡上臥鋪。但一坐就是一天一夜。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火車開始提速。從山裡到省城的時間縮短了,像京哈線這樣的鐵路乾線更是大大縮短。
2008年夏天,老張和老伴去北京旅游時,第一次乘坐了時速達到200公裡的『動車組』。
車廂內的設施都是現代化的,讓老張驚嘆不已!座椅全部為軟座,和以往不同的是,可以隨意調節寬度和斜度,只要輕踩椅子下面的踏板,座椅就能旋轉掉頭,使旅客面對的方向始終與列車運行方向保持一致。坐著風馳電掣的火車,享受著航空一樣的服務,老張連連贊嘆:沒想到,真的沒想到。
隨著老張師傅的敘述,記者仿佛看到了在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上提檔昇級的黑龍江鐵路,看到了一列正開往人們心中向往的『春天』的火車。
貨運:上網請車皮
糧食作為易變質產品,古語就有『千裡不賣糧』一說。可黑龍江省的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北大荒米業集團,今天卻能將它的產品不但走千裡、甚至幾千裡,及時快速地擺到全國中等以上城市的超市裡。該企業總經理李凱對記者說,是運輸費用低廉並及時的鐵路運輸,使這個過去年加工能力只有幾噸的企業,發展到今天產量100多萬噸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在全省運力緊張的情況下,該企業的鐵路運輸率卻達到了100%,這主要得益於哈鐵局推出的大客戶服務戰略以及另闢蹊徑打造北糧南運的海上大通道。
哈爾濱鐵路局是全國鐵路的堵頭局,因此,到達哈鐵局管內的可運用車一直有限。如何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成為哈鐵局突破運輸瓶頸的關鍵所在。
2007年,哈鐵局確定了全省A類重點企業61家,B類重點企業74家,通過與這些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立健全了重點物資保障機制,縮短了大客戶產品的外運周期。
北大荒米業集團郭曉林,從1991年開始與鐵路打交道。十幾年來,他經歷了『鐵老大』從『門難進、臉難看』,到今天坐在辦公室『在網上申請車皮並及時批復』的巨大變化。說起上世紀90年代泡火車站和鐵路局的經歷,郭曉林一臉苦澀。他說,那時他是農墾局下屬糖廠的銷售科長,但他的主要精力不能放在銷售上,只能放在運輸上。為了運出一批貨物,總要車站、鐵路分局、鐵路局跑上一圈,因為信息不通暢,運輸計劃卡在哪個環節也不知道,貨物運出去,短則幾天,長則一兩個月。一次,他們廠的產品在車站站臺上躺了2個月還沒裝上車,等終於裝車時,客戶已取消了訂單。
而現在郭曉林的專職工作雖然負責運輸,卻不必與鐵路局的主管部門見面。記者在他的辦公室看到,每天銷售部門將訂貨合同報到郭曉林所在的儲運部門後,郭曉林只需打開電腦,進入中國鐵路商務網的請車系統,將到站目的地和申請車輛數輸入,幾分鍾後,申報車輛數就已批回。記者看到,到達金橋方向的車輛沒有批,郭曉林給哈鐵調度室打電話了解到,因港口擁堵,鐵道部下達了停裝命令,郭曉林及時更改發車方向,並沒有耽誤貨物發送。
郭曉林說,審批的快捷和信息的通暢使他們的產品總能在規定時間內運送到客戶手中,從而也為他們贏得了更多的客戶。去年,北大荒米業產值達到20多億元,其中完成出口米20萬噸,他們又拿到了旺旺集團米餅的加工合同。哈鐵局的大客戶服務戰略讓郭曉林感到了工作的輕松和愉快。
采訪中,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哈鐵局確定的100多家大客戶的運輸量佔全省工業企業運輸量的50%以上,只有這些重點企業的產品及時運出去、賣出去,纔能真正把黑龍江省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藍領』變『白領』
1982年12月5日和2007年4月18日,對孟憲瑞和孟慶超這對開火車的父子而言,是值得一輩子記住的日子。1982年12月5日,老孟告別了蒸汽機車,開上了內燃機車;2007年4月18日,在我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當天,小孟開上了內燃動車組客運列車。
父子開火車,『藍領』到『白領』,歷時20多年,火車頭幾經『變臉』。
開蒸汽機車像掉煤堆
孟憲瑞回憶,開蒸汽機車那會兒,除了牙還是白的,連耳朵裡都是黑的,和挖煤工人一樣。
『遠看是要飯的,近看像撿破爛的,仔細一看原來是機務段的。』是對蒸汽機車時代火車司機形象的描寫。鍋爐裡的溫度高達幾百攝氏度,一靠近鍋爐就能感覺全身在燃燒。一路上抓著鐵鍬往爐裡加煤,平均每十多秒就要揮一次?。
老孟說,1978年10月,自己昇任了副司機,工作是瞭望和協助司爐燒火。駕駛室裡煤煙彌漫,司機個個蓬頭垢面。工作時間長了,有的甚至手臂毛孔裡都滲著黑色的煤垢,洗都洗不乾淨。最難熬的是夏天爬坡、過隧道,機車裡的溫度很高,悶熱不透氣,還要用毛巾捂著嘴鼻工作。司機們常常被汗水和煤灰裹成了一個泥人,褲子脫下來放在水裡都泡不透,全是厚厚的油漬。
開內燃機車像過大年
1982年年底,新型內燃機車投入使用,可以坐在離地兩尺的座位上不用再掄?往爐子裡扔煤了。與蒸汽機車不同,內燃機車改為『喝』油,這使得機車乘務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老孟告別了蒸汽機車,開上了內燃機車,坐上了帶彈簧的沙發座椅,不用燒煤,不挨凍,不受烤了,下了班洗個臉就能吃飯……那一刻就像過年一樣,一個班下來,沒開夠的老孟都不捨得下車。不僅駕駛室乾淨了、舒適了,車速最快也能達到每小時120公裡了。
但開內燃機車也有它的苦衷。當時的內燃機車油、水混雜很容易造成管道泄漏,加之電浮、灰塵多,電氣故障特別多。機車運轉時,通風機聲、柴油機聲、機械傳動金屬發出的摩擦聲,分貝特高,司機、副司機呼喊應答時都得扯著嗓門說話。
開『子彈頭』像坐辦公室
只開了8年內燃機車的老孟說,兒子孟慶超從當上火車司機的那天起,開的就是內燃機車,2007年4月,還開上了子彈頭。
孟慶超說:『現在的駕駛室和現代化的辦公室沒有太大區別,老爸開車時駕駛室是3個人,現在就我一個人。』除了開車所必備的操縱杆、電腦、監控、衛星定位等電子裝置外,空調、冰箱、微波爐等一應俱全,最神氣地要數座椅了,和飛行員的座椅一樣,能夠前後、上下、左右進行六個方位的調整。小孟說,現在工作環境越來越好,完全能西裝革履地開火車了。但是對技術要求也更高了,以前開火車全靠自學,關鍵要有體力;現在開火車,都得經過專業培訓,沒技術甭想上崗。
提速:『千裡京城一日還』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個有關鐵路的嶄新名詞『提速』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
提速、提速,從1997年春天第一次提速到2007年的第6次提速,火車的允許時速超過120公裡、140公裡、160公裡到250公裡——時速在刷新,裡程在延長,城際快速客車把各個經濟圈和城市群之間的距離拉進了;中長途客運列車,在白天開行,滿足了我們白天出行快速返回的需求;哈爾濱到北京,直線距離1200多公裡,可謂是『千裡京城一日還』了;夕發朝至、一站直達特快旅客列車讓我們開始感到火車不但可以跑得更快,還可以讓遠行的人走得更好。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哈爾濱鐵路局不斷優化運輸組織、擴充運輸能力,使客運產品結構更加貼近旅客的實際需求,最大限度為旅客出行創造便利的條件。
列車開往經濟發達地區
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後,哈爾濱鐵路局根據地方經濟和客流實際,以中長途為重點,不斷擴充旅客運輸能力。
數據顯示:現行開行旅客列車157.5對。其中,直通旅客列車55對(空調車32對),管內旅客列車102.5對。客車直通輸送能力63198人/日,管內輸送能力193636人/日,總輸送能力256834人/日。
采訪中,記者看到,開行的直通旅客列車,北京方向11對,大連方向12對,天津、濟南、上海方向12對,漢口、廣州、西安方向3對,包頭、呼和浩特方向2對,沈陽、圖們、錦州、丹東、吉林、烏蘭浩特等方向16對。
據哈爾濱鐵路局負責人介紹,北京、大連、上海等方向客車高密度的開行,極大地滿足了黑龍江省各地市區去往北京及沿海城市的客流需求,為地方經濟、文化、技術交流提供范圍更廣更便捷的對接平臺;廣州方向客車的開行,貫通了南北客車通道,拉近了東北老工業基地與內地及沿海發達城市的距離;西安、溫州客車的開行,優化了黑龍江省直通客車開行框架,解決了黑龍江省歷史上沒有開往我國西部地區客車和東南沿海地區運能不足問題。
列車運行時刻更合理
記者通過閱讀最新的列車時刻表發現:哈鐵局在省內外城鎮間大量組織開行高密度特快、快速、普快、普通旅客列車,不斷優化客車開行框架和重點列車始發終到時刻及主要中轉站列車接續時間,使開行客車更加符合旅客出行需要,形成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為中心,其他主要中心城市間和不同經濟區域間方便快捷的客運通道,更加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據介紹,其中,直通北京方向增開兩對動車組列車,並將增開哈爾濱到天津、哈爾濱到沈陽的動車組。管內哈爾濱—牡丹江、齊齊哈爾、佳木斯城際間列車運行時刻也更加合理,哈爾濱—滿洲裡、雞西、七臺河、密山、虎林、雙鴨山、伊春、鶴崗實現了夕發朝至,建立了以大中城市為核心的鐵路客運交通網絡,旅客出行更加便利。
讓旅途變成『夢』鄉
從哈爾濱到北京開行的高速度、高等級CRH5型動車組旅客列車,最高時速200公裡,最大試驗時速250公裡,旅行時間大幅度壓縮,全程運行僅8小時,比第一次提速前的旅程壓縮時間9個小時。動車讓人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夕發朝至』的好處:睡眠就是旅途,醒來便可辦事,辦完即可回返,生命也因此而變得充實和美麗。
據介紹,哈爾濱至北京間還開行了直達特快Z16/15次全列軟臥,全程運行只需9小時44分,比原來特快列車壓縮近3個小時。在縮短旅行時間、改善旅行環境的同時,不增加旅客的旅行費用,讓旅客有了新的選擇。
除此之外,黑龍江省其它直通客車的旅行速度也有了進一步提高,『T』字頭、『K』字頭、『L』字頭、『Z』字頭,直到今天的『D』字頭,30年來,火車頭以它魔幻般的變化不斷衝擊著我們的視覺……
相關鏈接
改革開放30年特別是『十五』以來,哈爾濱鐵路局組織建成投產的重點工程有:平齊線嫩江特大橋及溢洪橋工程、綏佳線K372松花江特大橋工程、林東線奎山隧道工程、哈大電氣化工程、濱洲濱北鐵路路基改橋工程、滿洲裡口岸站擴能改造工程、綏芬河口岸站擴能改造工程、哈齊提速改造工程、京哈提速改造工程、平齊線增建二線工程、綏佳線病害橋改造工程、海拉爾至滿洲裡增建二線工程、王崗至萬樂聯絡線工程、亞布力至葦河鐵路工程等。目前在建主要項目有:伊敏至伊爾施鐵路工程、哈爾濱至亞布力南提速工程、齊齊哈爾至海拉爾段自動閉塞改造工程、濱北線K18病害橋改造工程和哈南站擴能改造工程等。
據介紹,從明年開始至『十一五』期間,哈鐵局主要開工建設的項目有:哈爾濱至大連客運專線黑龍江省境內部分,新建哈爾濱至齊齊哈爾客運專線,新建哈爾濱西站,新建古蓮至古蓮煤礦(暫定名)鐵路,新建前進鎮至撫遠鐵路,新建同江鐵路大橋,新建紮蘭屯至阿榮旗鐵路,新建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