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省農村信用聯社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農為本』,努力找准支農服務的突破口,推出七項惠農新舉措,讓利於農。
1、增加農貸投入。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全省『三農』工作,切實增加貸款總量,不斷擴大貸款的覆蓋面,保證全省農貸投放金額每年增長16%以上,農業地區的農村信用社80%以上的新增貸款用於農民、農業和農村,非農業地區的信用社40%以上的新增貸款用於農民、農業和農村。對資金緊張、農業生產資金需求大的地區,省農村信用聯社將加大資金調劑力度,全力滿足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2、拓展服務對象。將農貸服務對象由家庭傳統耕作和養殖戶,拓展到從事專業種養、規模經營的產業經營戶、多種經營戶、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村各類微小企業;積極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營規模較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基地,促進各類產業化基地向生產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大力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不斷拓展農貸服務對象,支持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
3、提高授信額度。深挖農民增收致富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潛力,根據農村信用社資金供應狀況,適當提高信貸投放額度,將農戶貸款授信額度由原來最高1~3萬元,逐步提高到3~5萬元,信用等級高的農戶最高授信額度可提高到10萬元。針對當前農業規模化經營中土地使用權流轉加快的趨勢,積極穩妥開辦30萬元以下大額農貸業務,切實解決農戶經營規模擴大後資金需求昇級問題。
4、放寬貸款期限。改變以往農戶貸款『春貸秋還冬不貸』的傳統,根據貸款用途和生產經營周期,綜合分析農戶還款能力,允許農業貸款跨年度使用,最長期限可延長至15個月,遭受自然災害時,允許辦理部分或全部貸款延期。加大了對畜牧業貸款的支持力度,對奶牛、黃牛業等畜牧養殖業貸款最長期限可放寬到3~5年。
5、實行優惠利率。改變以往『一率到底』的傳統,實行利率優惠、靈活、差別化管理。對信用戶實施貸款利率優惠,並區別不同的信用狀況、不同的信用等級,對農戶、個體工商戶、中小企業等確定不同的貸款利率,充分發揮利率杠杆的調節作用,引導廣大客戶共同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從2008年11月份起,全省農戶貸款利率在現行利率基礎上平均下浮0.5~1個百分點,每年讓利於民近3億元。
6、創新信貸產品。開展了農戶貸款『一證通』業務,農戶在授信額度內『隨用隨貸,隨有隨還』,提高了農戶貸款的便利度。積極推廣『林權抵押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農民個人住房貸款』、『農民創業貸款』、『農民打工貸款』、『農機具貸款』等信貸品種,滿足不同類別、不同層次農戶的貸款需求。同時,根據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積極開發『量身訂做』式的新貸款品種,努力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7、改進擔保方式。嘗試開辦交通工具、機器設備等動產抵押貸款。推廣農村資源性抵押貸款,開辦草場、荒坡等依法可流轉交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使用權等抵押貸款。開辦訂單、倉單、產品、應收賬款等質押貸款。積極探索『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組織+農戶』、『專業市場+農戶』、『專業協會+農戶』等方式,有效解決農戶貸款『擔保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