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司法廳用實績檢驗活動成效
2008-12-05 16:25: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5日訊 省司法廳緊密結合司法行政工作實際,運用法治手段,狠抓工作推進,力促民生改善。

  一是認真履行法律援助職能,切實維護公平正義。致力於解決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維權難』,進一步推動法律援助政府責任和法律援助『三項標准』的落實,完善法律援助工作體系,加快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法律援助網絡,力爭人人平等享用法律資源。致力於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設立農民工維權專線,開展了依法強制解決建築等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致力於擴大法律援助受益人群,組織開展『法律援助邊疆行』、『法律援助龍江行』大型公益活動,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二是認真履行法律服務職能,依法調節經濟關系。著眼於需要通過法律機制解決的問題和矛盾逐漸增多,社會和公民對法律服務需求快速增長的新形勢、新需求,指導各級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司法鑒定人員,面向基層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提高法律服務質量。依法積極服務我省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關注和參與解決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下崗職工、再就業人群的權益保障問題;依法及時調節涉及『三農』問題的經濟關系,通過訴訟和非訴訟代理、法律諮詢等方式,依法制止各種坑農害農行為,有效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依法積極參與環境法律事務處理,宣傳普及環境權益知識,開展環境法律、政策諮詢服務,通過法律渠道維護當事人的環境權益;依法促進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的解決,從源頭上減少因利益衝突引發的社會矛盾;依法公正高效處理知識產權等糾紛,激發社會活力,推動自主創新;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消除執法歧視,改進執法方式,完善和落實各項便民利民措施,改善民生,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認真履行法制宣傳職能,大力弘揚法治精神。通過把與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產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放在法制宣傳的突出位置來抓,引導群眾信仰法律、崇尚法治。通過推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引導群眾依法合理表達利益訴求,既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又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和義務意識。通過繼續實施警示教育活動,有效提高社會各界人士學法守法的自覺性,促進形成領導乾部依法決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全體公民自覺守法的良好局面,不斷夯實和諧龍江的法治基礎。

  四是認真履行人民調解職能,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充分履行指導管理人民調解的職能,通過有效化解民間矛盾糾紛,教育當事人知法、守法,發揮了法制宣傳教育作用。通過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民間、解決在萌芽狀態,消除當事人之間的隔閡,促進社會成員的誠信友愛和團結和睦。通過把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有力地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基層『調訪一體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職能優勢,強化調解理念,及時有效地處理好因農村土地征用、城市房屋拆遷、企業改組改制、資源環境保護等群體性矛盾糾紛,築牢了維護我省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五是認真履行刑罰執行職能,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在對罪犯和勞教人員這兩類特殊群體的監管改造和教育矯治中,妥善處理專政與民主、打擊與保護、管理與服務、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系,既嚴格執行刑罰,懲治犯罪,伸張正義,又注重保護人權,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為我省社會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認真研究探索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在監管改造環節的落實機制,依法正確適用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等措施,減少關押數量,以及綜合運用教育、管理、勞動和心理矯治、社會幫教、技能培訓等多種手段,促進罪犯(勞教人員)改造,有效遏制、預防和減少了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以實際行動為司法行政部門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作出詮釋。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