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金融『寒冬』VS大學生就業先就業再擇業為上策
2008-12-07 21:56:3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蔣國華 趙宇清 郭俊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期舉行的高校供需見面會現場火爆。  

  在金融危機下,原來不樂觀的大學生就業形勢更顯嚴峻。明年我省大專以上畢業生將首次突破20萬人

  『找工作真挺難的,我能和無錫一個事業單位簽約算是挺幸運的啦。』面對記者,明年即將畢業的黑龍江大學俄語專業學生張偉十分感慨。『從今年9月份開學,我就捧著一沓精心制作的求職信,輾轉於各類招聘會,大小參加了近50場。』

  『金融危機的影響顯而易見。』黑龍江大學就業中心的周志國老師直言不諱,『韓國的LG公司今年6月到9月一直與我們頻繁聯系,並正式發函要到我校招聘韓語專業學生,可現在卻悄無聲息了。』

  大學生就業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張偉的求職經歷和周老師的介紹,讓人愈加清晰地感覺到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們這個內陸省份就業形勢的影響。

  近期舉行的高校供需見面會現場火爆。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 2009年我省大專以上畢業生將首次突破20萬人,比2008年增加2萬人。通過深入走訪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高校及有關就業指導機構,得到的信息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國內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加,我省大學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結構性矛盾、社會就業觀念滯後等問題仍很突出,就業形勢進一步嚴峻,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

  面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新情況,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張明華說,就業工作要『兩手抓』。從學校方面講,各高校主要領導重視,就業指導部門認真研究就業需求,開拓省內外就業基地,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是應對就業寒流的良策。而畢業生本人認清就業形勢,轉變擇業觀,『放下身段』到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基層單位就業,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之路,有助於擴大就業渠道。目前,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的優惠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

  東北農大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忠祥說,今年的就業形勢不是很好,企業減員減產,用人崗位也隨之減少。我們學校2009年即將畢業的本科生有3566人,研究生有1017人,畢業生的人數在省內高校中算是較多的,學校為解決就業難題多管齊下:在網上提供用人信息;在主樓的櫥窗設置用人信息專欄;回訪畢業生,通過校友聯系用人單位;多方邀請用人單位來校召開招聘會;集中派出20名工作人員到長三角、珠三角等人纔需求較大的地方挖掘用人信息;召開校院兩級家長座談會,轉變家長的傳統就業觀念……

  『考研族』數量增加

  李忠祥說,東北農大的專業以農科為主,園藝、食品、動物醫學都是些比較艱苦的行業,工作環境也很艱苦,學生們不愛去,雖然這些專業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很少能有人堅持下來。學生學的是農科專業,卻沒做好到農村去的心理准備。農業產品的深加工程度很淺,就業鏈條難以延伸。

  今年以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金融、IT、地產、制造等行業受到衝擊,這些行業的公司紛紛裁員或削減新員工數量,行業總體需求呈現下降趨勢,致使行業所屬各類公司紛紛調整其原來的校園招聘計劃。哈工大招生就業處處長慕永國告訴記者,雖然用人單位在校內發布招聘信息的數量有增無減,但來校招聘的用人單位總量和實際崗位需求同比卻略有下降。從當前來看,本科生的就業情況略好於研究生。由於研究生的就業預期更高,致使其對用人單位保持觀望。目前學校正在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讓畢業生在就業時帶著項目參加招聘會。

  據哈醫大學工部部長楊平介紹,哈醫大明年將有1300多名本科生畢業,其中30%的學生都要考研,而在臨床專業,考研的比例能達到90%。這是因為,絕大部分學醫的學生還是渴望進入三甲醫院,而隨著醫院對醫生學歷要求的水漲船高,考研已成為唯一出路。另一方面,學生的就業心態也日趨平和,不再把眼光死死地盯在省會城市和三甲醫院上了。學校還積極開拓省外的就業渠道,並與西安、天津、青島等地的醫院都建立了聯系。今年天津的社區醫院就在我們這裡選了一些本科生。

  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永昌說,近幾年人纔市場一直處於一種供大於求的局面,想要保持居高不下的就業率,首先就得在辦學格局上下功夫。我們學校的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設置辦學格局,轉好三個『呼拉圈』:就業圍著市場轉,教學圍著就業轉,全院圍著教學轉。此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在實習中尋找崗位,在創業中創造崗位。與此同時,學校也在多個城市的大型企中建立了就業辦事處,委托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提供用人信息。

  調整職場預期是關鍵

  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剛剛進入實習求職期,就遭遇全球經濟危機,很多學生變得焦慮、煩躁。即將畢業的哈師大學生陳雪說,『目前最大的壓力是就業,遠遠高於學習壓力、經濟壓力和人際交往壓力。』對此,多年從事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哈爾濱工程大學招生就業處的楊蘭生老師認為,要實現順利就業,大學生要從改變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做起,以平常心面對,冷靜選擇。

  日前,做客東北林業大學『東林文化大講堂』的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在我省談到大學生就業這個話題,他認為『整個社會教育水平提高後,大學生就要准備將求職目標降低,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茅於軾說:『擴招以後,大學畢業生增加了很多倍,但市場對大學生提供的崗位沒有增加,這就需要新的就業機會,便出現了有些原本不需要大學生的崗位也用起了大學生的現象。』

  茅於軾表示,整個社會教育水平提高了,職業的劃分就會出現變化。『在發達國家,各級人員的水平普遍都比較高。其實,接受大學教育不僅是為了有一個好工作,多掙錢,而是懂得人生,享受人生。』

  哈師大就業指導處的張旭東認為,大學生首先要有『先就業後擇業』的思想,特別是金融、房地產專業的畢業生,要向相關聯的崗位看齊,用自己的綜合素質去應聘。要珍惜就業機會,提高崗位的忠誠度。要降低職場預期,避免高不成低不就。要有崗就上,先就業求生存,後擇業謀發展。主動參加招聘會,積極推薦自己。同時調整求職狀態,客觀評價自己,低調進入社會,低姿態地求職擇業。經濟低迷期總會過去,關鍵的是選好行業,做好職業定位,同時進行一些充電學習。

  據了解,我省日前已全面展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按照『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通過評估,推動高校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高校就業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促使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零售業成大學生

  自主創業最集中行業

  大學生最初創業先從零售老板乾起的居多,仍更多地集中在傳統行業。2007屆大學生自主創業分布最多的三個行業依次是:零售業(19.2%)、文化體育教育和娛樂業(13.6%)、制造業(10.1%)。而在金融、保險、法律業、IT業的比例相加起來不足11%。(據《中國青年報》報道)

  我省畢業生以每年

  2萬人的速度遞增

  近幾年我省大學畢業生以每年2萬人的速度遞增。2006年為14萬人,2007年為16萬人,2008年為18萬人,2009年為20萬人。2006年至2008年我省大學生初次就業率分別為76.69%、79.31%和79.55%,就業狀況比全國平均水平略高。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