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華社]大慶油田獲"維修獎"引發的思考
2008-12-08 06:56:58 來源:  作者:范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12月7日電 采訪札記:大慶油田獲"維修獎"引發的思考

  最近在海口市舉行的"第四屆世界維修大會"上,大慶油田榮獲"特殊貢獻獎"。主辦方在頒獎詞中稱贊:"大慶油田把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應用於設備管理實踐中,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經驗,為設備維修管理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大慶油田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油田。開發建設近50年來,油田以持續穩產和高產為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其頭頂的光環和獲得的榮譽不在少數。但也正因如此,此番的"維修獎"更值得深思和品味。

  擁有數以百億元計的龐大的設備資產"家業",地下有豐富的油藏和氣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納稅企業榜首位置--大慶油田在許多外界人眼裡可能是一個"財大氣粗"的企業。然而,走進油田的廠礦和基層站隊、走近守護在這裡的人們就不難發現:真正的大慶油田是精細和"小氣"的,其豐厚的經濟效益絕非依賴於對自然界的索取。

  記者在大慶油田的一個作業隊看到,這裡的"鎮隊之寶"是由本隊一位工人師傅發明、並以他名字命名的扳手,它是根據設備和裝置特點量身打造的。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工具,是工人師傅們的貼心助手。他們對一件工具的推崇和喜愛,映襯出對設備的呵護之心。

  在油田的一個重點實驗室裡,一臺用了近20年的復印機至今仍在平穩而辛勤地"服役"。這個實驗室每年投入科研經費幾千萬元,更換一臺復印機並不是困難的事。但是在科研人員們自己動手悉心維護下,復印機使用近20年裡沒發生一筆維修費。

  家大業大,考驗的更是管理和運行水平。稍有粗心大意,就可能帶來巨大的損失和浪費;手頭"緊"一點,節約的幅度也會相當可觀。道理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據統計,僅2003年至2004年兩年內,大慶油田就修復再利用被閑置的抽油機523臺,直接減少投資1100萬元。

  從另一方面看,延長設備使用運行壽命、減少報廢更新量帶來的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和成本降低,更為重要的是減少資源消耗和環保意義。作為中國經濟戰線的旗幟性企業,大慶油田在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方面也做出了表率。由此而言,"維修獎"的獲得,並不遜色於其他任何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