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訊 參加醫療保險並交納了費用,可是在社區勞動保障站的微機系統中卻查不到交費記錄。市民辛女士提出:這種情況下,孩子能正常使用醫保卡嗎?對此現象,哈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學校交納醫療保險學生的資料今年年底前將轉到醫保中心的資料庫,並不耽誤學生正常使用醫保卡。
2007年12月份,哈市居民辛女士到所在社區給6歲的女兒辦理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交納了費用。今年10月份,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接連發給她兩張通知單,提醒辛女士盡快去給女兒交納醫療保險費用,以免錯過參保交費時間。
12月8日,辛女士到道外區靖宇街一家農行營業網點交費,營業員告知,已經交過費用。辛女士仔細一想,原來女兒今年上了小學,開學後,學校統一交納了下一年度的醫保費用,但是到其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查詢,卻被告知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的電腦系統中,她的女兒仍舊顯示未交費。
據道外區仁裡街道辦事處旭光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情況已經出現過多次了。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的微機系統中,顯示一些孩子今年未交費,於是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給這些孩子的家長發出通知,提醒他們別錯過參保交費時間。不過,有些孩子的家長來到社區解釋說,孩子已經在學校交完了。工作人員這纔發現問題,為什麼孩子在學校交完費,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的微機系統中還顯示欠費呢?難道是兩套系統?
8日下午,記者就此問題來到哈爾濱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采訪。諮詢臺、窗口以及信息管理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社區參保記錄和學校參保記錄還沒有融入到同一個系統中,目前只能顯示一部分孩子的參保記錄。
隨後,哈爾濱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的徐科長向記者介紹,中小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從去年開始的,當時有兩種渠道:一是在所屬社區參保,直接到農行營業網點交費;一是通過學校集中參保,錢都是交到學校,由學校交給保險公司,並由保險公司錄入、核對,最終將整體數據和保金交給哈爾濱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據了解,在學校參保的學生人數達30多萬人,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錄入和核對後,這些學生的資料也將轉到哈爾濱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的資料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