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12月10日訊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勞動楷模。從1973年開始,連續20年獲得了哈爾濱市財貿系統勞動模范;從1978年開始,連續11屆榮獲哈爾濱市勞動模范稱號。1992年、1994年兩屆哈爾濱市特等勞動模范;1989年省特等勞動模范;1997年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哈爾濱市第十屆人大代表。曾被選為中共哈爾濱市委六、七屆候補委員。
聽從組織安排,這是我的覺悟
今年57歲的曹鋒因身體原因提前退休後,在哈爾濱市道裡區安定街租房開了一家『曹鋒修腳店』,印有曹鋒照片的牌子立在修腳店的窗下,風吹日曬,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顏色。『現在到我這裡修腳的,多是回頭客,不看那牌子了。』曹鋒說。
1970年19歲的曹鋒,從哈爾濱市33中畢業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她和20名同學一起被分配到了當時的道裡松花江浴池工作。作為『文革』之後第一次被分配的畢業生,曹鋒感到很幸運,終於有工作能養活自己了。
曹鋒那個時代,年輕人崇拜的職業是產業工人、女飛行員、軍人等。而當時的哈爾濱沒有幾家浴池,在人們心中,浴池服務員,一個挺低檔的工作。
『我記得報到的時候,單位開歡迎會,20個年輕人都低著頭,表情都是冷冷落落的,沒有一個是高興的。』
『我沒有什麼家庭背景,也沒有那麼高的思想境界,說乾一行愛一行,只想腳踏實地把工作乾好。』懷著這種朴實的想法,曹鋒做了一名浴池服務員。
曹鋒到浴池工作後,虛心向老同志們學習服務本領,做到『浴客來了有迎聲,服務之中有提醒聲,浴客走時有送聲。』很快,她這種踏實的服務作風就被同志們所認可,大家都願意和她在一個班組工作。
而和她同時來的同學,都紛紛離開,最後只剩她自己了。
1973年,因工作出色,年僅21歲的曹鋒,成了哈爾濱市財貿系統勞動模范。也就從那個時候,曹鋒的各種勞模榮譽接踵而來,也讓她付出了更多的勞動和汗水。
1976年末,道裡區服務局要在服務行業評選一位勞模,但必須是在一線工作的。單位領導覺得曹鋒合適,可那個時候,曹鋒已經成為道裡區江洪旅店的主任。她聽從組織安排,辭去了主任職務,又回浴池工作。
『說句實在話,那時候沒有考慮個人得失,更不是衝著勞模纔回去的,只是覺得自己是一名黨員,必須服從黨組織的安排。這應該是一名黨員應有的覺悟。』
1998年在抗擊百年不遇的洪水中,聽說許多戰士的腳都被泡爛了甚至患上了腳疾,因心髒病在家休息的曹鋒,拿起修腳工具,到抗洪前線為廣大官兵們修腳。
別人說低賤不要緊,關鍵自己要看准
當時曹鋒所在的浴池,僅有一名已經60多歲的修腳工師傅王紹勤,王師傅身體不好,多次向浴池領導提出不乾的想法,但是又苦於沒接班的,浴池領導班子商談幾次都未有結果。正值下鄉知青返城,浴池有一個返城指標,一名急欲返城的知青,表示只要返城,乾修腳工也行。結果一看修腳工每天的工作,這位知青哭著堅決不乾。
『我當時就想,修腳這個工作就這麼難乾,就這麼讓人看不起。決心嘗試一下。在黨組會上,就表了這個態:當一名修腳工。』
『姐姐不太同意我做修腳工,認為一個女青年老摳著男男女女的腳,不太體面。可是我這個人挺倔的,認准了這條道,就想把它乾好。』
沒想到修腳這個工作,伴著曹鋒走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以致今日依舊用這門手藝在為社會服務。
那個時候,曹鋒年輕,認為修腳工只要有手、有熱心,沒有學不會的,乾不了的,但事實遠沒那麼簡單。有一次曹鋒剛學修腳不久,有一位老大爺來修腳,恰巧師傅不在,曹鋒便給大爺修起腳來,結果三刀子下去,老大爺的腳被拉了個大口子,鮮血不住地往外流。
這次經歷讓曹鋒刻骨銘心,從此,削竹子練腕力,拿自己腳做實驗,開始苦練『肉上雕花』。曹鋒在師傅的熱心指導和自己認真學習下,很快掌握了修腳技術,同時,還學會了注射、包紮、彩活(手術),能給雞眼、瘊子等病癥做手術,開始獨當一面。
從幾分鍾為患者乾淨利落修雞眼,到為一名長了4個雞眼的女學生治療,曹鋒的修腳技術日漸成熟,慕名來找她修腳的人越來越多。
曹鋒,這名修腳工,也成為了聞名全國的優秀女修腳工。
工作之餘,曹鋒還整理撰寫了一部3萬字、圖文並茂的《關於腳病醫治》的書。研究配制了二十多種治療腳癬、腳氣、腳汗、骨刺等腳病的藥方,效果都非常好,至今人們還在使用。從1977年到2001年退休,曹鋒為無數人解除了腳疾的痛苦。
愧於家人,但對得起大眾
在工作崗位上,曹鋒由於努力肯乾,熱心為顧客服務,也不斷獲得榮譽。這,既成為她工作的動力,也成為生活的壓力。
曹鋒說,那些年只顧忙工作了,對得起榮譽了,就是對不起丈夫和兒子,在大家和小家之間,總有一頭兒要犧牲呀。
1977年,曹鋒衝破各種阻力,與當時哈市塑料一廠的職工魏玉新確定了戀愛關系。
結婚後,曹鋒單位給了一處18平方米的住房。不久,兒子出生了,為了不讓顧客忘掉自己,曹鋒休了56天產假,就把孩子扔給了年邁的父母。不久,父母回河北老家。曹鋒便把剛滿一歲的孩子交給了剛剛退休的姐姐。那個時候,曹鋒已經到了哈爾濱松花江浴池工作,跟社會上其他部門一樣,浴池的修腳室也實行了承包制,由於曹鋒修腳技術好,找她修腳的人特別多,常常早上6點鍾到浴池,晚上七八點鍾纔離開,一天工作12個小時。『有的為了讓我修腳,能等上一上午。只要身體允許,我就堅持工作。』
2001年10月,曹鋒因身體原因提前退休了,愛人也從工廠下崗了。一方面是為了緩解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服務市民,幾年前,曹鋒開了『曹鋒專業修腳工作室』,慕名來找曹鋒修腳的人非常多。雖然累了一點兒,但是曹鋒一直覺得離開了修腳的工作崗位,還能在社會上為人們修腳,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曹鋒原先住的是一套40多平方米的住房,今年兒子8月份結婚了,她把這套房子給兒子做了新房。自己和丈夫搬到修腳室來,曹鋒覺得這樣做,多少能彌補對孩子的虧欠。
困惑:一手絕活誰來繼承?
每天忙工作的曹鋒,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修腳技術傳承下去,但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掌握,除了觀念上的問題,還覺得掙錢少。
現在有許多年輕人也曾表示,願意和曹鋒學修腳,但一諮詢需要半年多的學習時間,還有看到修腳就是每天擺弄人們的腳,就都打退堂鼓了。曹鋒說,雖說現在是市場經濟,把技術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但是首先必須尊重和看得起這門技術,纔能學下去。
曹鋒說,修腳看似簡單,其實裡面有很多學問,比如:如何掌握手上的勁兒,如何給不同皮膚的雞眼患者做手術,都需要學習。『現在我面對每一名顧客,也不是輕易就下修腳刀的。』現在不少浴池中設了修腳工,但是因為不是專業的,不少顧客越修腳疾越嚴重,常常要到曹鋒店重新修治。『現在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美,不注意對腳的保護,患上了腳疾,甚至發展到了孩子身上,社會還需要修腳技師。自己應該好好乾下去,為更多的人解除腳疾。』
現在曹鋒的一個親屬和她學修腳技術,她特別希望有更多的人學習修腳,研究修腳技術,讓這門技術能傳下去,更好地為人們服務。『這些年,治了無數人的腳疾,也結下了很多好朋友,自己有困難的時候,這些朋友總是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現在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擴大店面,多收一些徒弟,將積累下來的30多年經驗,尤其是經過師傅傳授和自己多年形成的治療腳病獨特的秘方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解除腳病之苦。』曹鋒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