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省作家協會堅持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通過采取有效措施,著力抓好整改,使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為開發創作歷史題材作品奠定堅實基礎。為有效解決對黑龍江深厚的歷史文化創作資源利用、挖掘不足的問題,組成4個調研組分赴13個市地、6個產業作協進行調研,先後召開30多個不同層次人員參加的座談會、討論會,並深入實地調查走訪,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約三萬五千字的調研報告。報告分為十大系列,即歷史文化資源系列、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中外文化交流系列、紅色歷程系列、文化名人系列、流域文化系列、重大歷史文化系列、開發建設系列、歷史文獻系列、地域風情系列。每一系列的研究又細分為歷史文化資源佔有情況、現有文學作品情況等,從而使我省歷史題材資源情況更加詳實具體,並對未開發的資源項目認真准確定位,為下一步集中開發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大打本土名人品牌,著力擴大我省文學工作的影響。針對我省文學品牌不亮、文學工作影響面較窄的突出問題,確立了打好蕭紅和遲子建文學品牌,擴大我省文學工作影響的工作思路,並努力抓出成效。提出將原省文學院更名為蕭紅文學院,已得到省委宣傳部的批准;爭取設立蕭紅文學獎,已上報到省委宣傳部審批;著手成立蕭紅研究會,組建了籌備組織機構,各項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之中。緊緊抓住我省作家遲子建的作品《額爾古納河右岸》榮獲國家長篇小說大獎茅盾文學獎的有利契機,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黑龍江日報上刊發專版,省內其它媒體連續跟蹤報道,並在11月22日《文藝報》頭版刊登專門報道,取得了一定的轟動效應。通過打造本土名人文學品牌,將對全省文學事業產生極大的震撼力,也必將有力促進我省文學事業知名度的進一步提高。
三是加大改革力度,不斷提高文學刊物質量。針對《北方文學》和《企業文化》兩雜志質量下降的嚴重問題,努力加大改進力度,促進期刊質量不斷提高。在對辦刊宗旨、內容、風格進行認真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明確《北方文學》雜志為純文學刊物的發展思路,確定以反映北疆自然風貌、風土人情和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要內容,並對刊物進行改版嘗試,增加了刊物容量。同時,明確三審制度,加強對稿件質量的管理,稿件質量逐步提高,今年《北方文學》的全國性刊物長遠規劃率也隨之提高。加強對《企業文化》雜志社的改革,確定以大中型企業為報道主體,以企業文化最新理論為核心思想,以中高級管理人員為讀者目標的辦刊思路,積極與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文化研究機構密切聯系,及時掌握企業文化的發展趨勢和動態,有效地增強了刊物的理論權威性和可讀性,受到讀者的普遍好評。
四是努力搞好服務,提高我省整體創作水平。為使我省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對蒸蒸日上的現實生產和生活產生實感和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斷提高其創作水平,在10月和11月兩個月內,多次組織開展了出外采風活動。組織作家和文學創意人員去哈爾濱市平房區動漫基地實地考察采風,使他們對動漫生產的高科技工藝和動漫文學劇本的市場需求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去望奎縣林楓故居進行學習和采風,使他們全面系統地掌握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事跡,積極投入到挖掘和創作我省歷史題材的行列中來;到發達地區廣東省進行考察學習,使他們對發達地區的文學人纔管理、辦班及培養等新經驗進行了有效學習。為加強對青年作家隊伍的培養,11初在大慶組織了青年作家培訓班,11月底在哈市召開了青年作家、評論家創作座談會,有力提高了青年作家的素質。為滿足老作家提出的『陳列我省文學歷史資料』的要求,積極籌備建設我省文學資料陳列館,有望在年底向社會開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