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衛生廳廳長李斌
東北網12月16日訊 (記者 杜筱) 黑龍江省衛生廳在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堅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用學習實踐成果促進全省醫藥衛生事業上臺階。明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加快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服務能力、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標准、在城市社區開展19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城市人口的健康水平三個方面。
據黑龍江省衛生廳廳長李斌介紹,明年的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要加快十一五規劃的實施,五年的任務四年完成,加快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的服務能力;二是要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標准,農民新農合的籌資標准要提高到一百元,政府為每位農民增加十元的補償額度;三是在城市社區按照每人10元的標准開展19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城市人口的健康水平。具體措施就是要做到『加大五個力度』、『確保五個優先』。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破解發展難題。當前重點圍繞建設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五項重點工作,要從落實好改革的各項政策、發揮好基層的首創精神、發揮好衛生行政部門的職能三個方面來推進,牢牢把握省情,繼續辦好五個示范區,探索完善農村『三網四化』管理模式,研究推廣大慶油田總醫院管理模式,堅持開拓醫院院長職業化道路,切實形成具有龍江特色的衛生改革發展模式。
二是加大政府監管力度,提昇保障水平。一要加大對食品、飲用水的監管力度,提昇安全保障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飲水衛生和用藥安全。二要加大對各級各類醫院的監管力度,通過完善全省城鄉區域衛生規劃,加強機構、人員、技術、設備的准入管理;通過開展醫院評審,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通過強化監管手段,實行收支兩條線,加強對醫院的財務運行管理;通過開展誠信醫院建設,加強醫德醫風和醫務人員隊伍管理;通過職業化培訓工作,加強對醫院院長的有效管理。
三是加大『中醫強省』戰略的推進力度,提昇中醫藥發展水平。按照我省中醫藥2020發展規劃,通過『熱、大、強』三個階段的發展,推動我省中醫藥『醫、教、研、健、文、產』六個方面全部達到國家領先水平。加快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建設,扶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中藥研究項目,力爭把中醫藥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推進中醫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有80%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四是加大新農合推進力度,提昇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提高新農合籌資標准,加大補償力度,擴大受益面,增強抵御大病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加農村衛生費用,切實加強費用管理,有效控制農村衛生費用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加強對新農合定點醫院的監管,探討按病種付費和總額預付制度改革;加大新農合直補的力度,方便農民看病就醫,保護農民利益;對弱勢群體和老年人、嬰幼兒以及孕婦等人群制訂惠民政策,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健康水平。
五是加大行業作風建設力度,提昇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對內要增強醫療衛生機構的凝聚力,對外要提昇醫療衛生人員和衛生系統的整體形象,繼續治理商業賄賂,提高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水平,提高服務質量。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效改善醫患關系,形成全社會尊重醫學、尊重醫務工作者的良好氛圍。
六是優先發展農村衛生服務。到2009年,全省建設34所縣級醫院、38所婦幼保健院、654所鄉鎮衛生院、116所村衛生室,裝備599所鄉鎮衛生院儀器設備;投資2.7億加強66所縣醫院、66所婦幼保健院、66個疾控中心以及困難市地的6所婦幼保健院和6所市醫院的儀器設備裝備;按照每個村衛生室投入1萬元,每個中心鄉衛生院投入20萬元進行儀器裝備,進一步規劃縣醫院和重點中心鄉衛生院建設,努力打造縣域醫療中心和基層區域醫療中心;做好擴大計劃免疫、重大疾病防治、降消項目等項工作;繼續加大城市大醫院對口支援農村衛生工作,大力實施農村衛生人纔『萬名技術帶頭人』培養規劃、『村村大學生計劃』、『三結合,五注重』新型村醫培養工程。
七是優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大社區服務網絡建設,力爭社區覆蓋面提昇5-10個百分點。提昇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強社會各界的監督管理,使社會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真正受惠於民,加大探索對老年人、嬰幼兒、殘疾人擴大免費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試點;加大社區醫療衛生人員的培訓,探索醫務人員多地點執業的改革,鼓勵二級以上醫院的醫務人員到社區和農村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積極把公共衛生機構延伸到社區,采取改善服務能力、降低收費標准、提高報銷比例等綜合措施,引導一般診療下沈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
八是優先發展公共衛生服務。著力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網絡,規劃建設全省精神衛生防治系統、衛生監督系統和婦幼保健系統的基礎設施。努力延伸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到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產品。
九是優先建設衛生人纔隊伍。通過『龍江名醫』和『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隊伍建設,引領全省衛生人纔技術水平;實施『萬名技術帶頭人』培養規劃,推廣適宜技術,提昇全省衛生人纔技術水平;通過加大社區人纔培養、村村大學生計劃、『三結合,五注重』新型村醫培養和219595工程,全面規范和提昇基層衛生人纔隊伍水平;加大醫院院長職業化進程,加強管理人纔隊伍培養,提高醫療衛生管理人員的職業化水平。
十是優先解決民生問題。按照不低於18億、爭取超過20億元的標准,加大籌資力度,繼續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不斷加大社會監督的力度,爭取實事辦好,切實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