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事故多發煤礦成『焦點』 繃緊煤礦安全生產這根弦
2008-12-16 10:24: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維力 譚迎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清理炸毀現場。 譚迎春攝

  東北網12月16日訊 11月30日16時50分,隨著『轟隆』一聲爆炸巨響,七臺河市新興區昌隆煤礦一井的15條鮮活生命頓然消逝。

  3個救護隊員在恢復通風系統排放瓦斯過程中,又遭遇大面積冒頂次生事故身亡。

  據悉,今年1至11月,我省重點行業領域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同比表現為『6降1昇』,1個上昇的行業領域是煤礦。今年已發生煤礦事故58起,死亡158人,同比上昇8.2%,特別是5起重大以上大煤礦事故,死亡人數佔煤礦事故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煤礦安全生產狀況令人擔懮,安全生產形勢嚴峻。

  事故多發,再一次給我們敲響警鍾,煤礦安全生產一刻不能放松!

  事故多發  煤礦頻頻成為『焦點』

  瓦斯爆炸,塌方,透水,火災……一次又一次的礦難,把人們的視線不斷聚焦在煤礦安全生產上。據統計,煤礦事故70%以上發生在小煤礦,成為安全事故重災區,礦工的生命時時受到嚴重威脅。今年以來,我省發生5起重大以上煤礦事故,死亡86人,經濟損失近5000萬元。

  - 2008年2月28日10時15分,雞西市建寶煤礦發生一起重大透水事故,死亡14人,直接經濟損失992.8萬元。此礦井未經驗收,擅自組織生產,拒不執行監察指令,冒險作業,礦井無專職工程技術人員,無規程作業。

  - 2008年3月5日21時30分,鶴崗市泰源煤礦發生一起重大火災事故,死亡13人,直接經濟損失890萬元。該礦存在使用不合格電纜壓風機硐室使用可燃性支護,對新錄用工人安全培訓不到位等重大安全隱患。

  - 2008年5月30日1時30分,雞西市原興農煤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興新煤礦技術改造井發生一起重大水害事故,死亡13人,直接經濟損失416.35萬元。該礦沒有履行關閉程序,非法組織生產,在明知有水患並有透水預兆的情況下,未采取措施,組織工人冒險作業。

  - 2008年9月20日2時28分,鶴崗市富華礦業有限公司富華煤礦發生一起特別重大火災事故,事故中31人遇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65萬元。該礦開采煤層為易自燃煤層,未及時采用有效的自燃防治和防漏風措施,存在重大隱患,給煤層自燃創造了條件。

  - 2008年11月30日16時50分,七臺河市新興區昌隆煤礦一井發生瓦斯爆炸事故,15人死亡。初步認定違規施工隱蔽工程,私開工作面,通風系統不完善、局部通風不到位、瓦斯檢查不到位,釀成事故。

  記者從負責事故調查處理的監管部門了解到,我省發生的煤礦事故幾乎都是責任事故,暴露出煤礦現場安全管理極其混亂,有章不循,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現象比比皆是。

  趕往事發地、全力搶救被困人員、調查事故原因、對責任人問責、停產整頓。每次礦難發生後,有關部門都會對煤礦進行全面的停產整頓,但整頓之後,沒有認真吸取教訓,舉一反三,事故依然在不斷地發生。煤礦安全生產似乎陷入了一個走不出去的怪圈!


 

  追根溯源  利益驅使瘋狂『撈金』

  近年來,供不應求促使煤價上漲,也刺激了敢於冒險者的神經系統。『要錢不要命』,巨大利益博弈驅使非法違法礦主無視『人命關天』! 

  記者在幾個煤礦采訪時發現,各種有關安全生產的口號標語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在礦區的門口就高懸著『安全生產』四個字。辦公樓門前的大紅牌子上寫的是『警鍾長鳴』,就連礦工們每日下井的入口處也掛著『築牢安全大堤』的警示標語。但所有的這些都變成了擺設,有些企業管理者把『安全』掛在牆上,說在嘴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更有的礦主為撈取『最後一桶金』,擅自將已關閉或停產整頓的礦井恢復生產,這些小煤礦違法違規生產成了煤礦安全的『定時炸彈』。

  -雞西建寶煤礦『2·28』透水事故是礦主非法生產,強行作業;

  -雞西『5·30』水害事故是礦主沒履行停產關閉程序,冒險生產;

  -七臺河昌隆煤礦一井『11·30』瓦斯爆炸事故初步認定是礦主違規施工隱蔽工程,私開工作面。

  從根本上說,這些都是人為造成的災難。

  據了解,我省煤礦普遍開采條件差,多斷層、多破碎帶,威脅安全生產的瓦斯、水、火等自然災害不同程度存在。大多數地方小煤礦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有水快流』政策時期形成的,從開始建設就沒按標准施工,建礦所帶來的系統不健全等問題是產生安全隱患的根源,安全生產准入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准入標准低、技術落後、安全欠賬多、從業人員素質低、監管監察不到位等諸多問題。

  如今的煤礦工人大部分是從貧困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安全意識淡薄,面對多勞多得,報酬豐厚的『淘金』工作,即使煤礦井下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也『身不由己』地投入其中。而礦主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常常沒有進行崗前培訓就讓礦工直接上崗。

  一些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告訴記者,每次遇到整頓,大多數煤礦都是趕緊停產,等風聲一過,則依舊『帶病』生產,這種情況在小煤礦顯得尤為突出。一些煤礦甚至連必要的證照都不齊全,但卻能照舊紅紅火火地生產。個別煤礦視整頓為兒戲,根本不把礦工的生命安全當回事,頂風違規生產的也大有人在。『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礦難成為必然,不發生礦難纔成了怪事。』業內人士如是說。


 

  監管缺失  事故隱患『一觸即發』

  11月27日,為牢記『2005·11·27』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訓,七臺河市新興區政府組織了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然而僅僅三天,七臺河市新興區昌隆煤礦就發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據了解,該礦2007年末被整合關閉礦井,因上報整合方案未批准,礦主上訪反映該礦超過3萬噸規模,並且安全能夠達標,不應列入關閉對象,纔獲准開工。礦主對發生事故的非法作業面密閉,逃避了檢查。事故發生時,瓦檢員擅自脫崗,安檢員形同虛設,再現了煤礦監管的漏洞。

  目前,安全生產檢查密度之大、要求之嚴,部署之多,前所未有。

  ——省委書記吉炳軒剛到黑龍江就深入到煤礦城市進行安全調研和檢查,今年以來就安全生產工作做出9次重要批示,要求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嚴密措施,嚴加防范,嚴格檢查』。

  ——省長栗戰書親自主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和安委會全體會議,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頭腦要清醒,認識要到位,整治要堅決,責任要落實,處罰要嚴格』的總體要求。

  ——今年以來,省政府召開4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召開十餘次安全生產現場會和專題協調會。

  ——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安全生產現場會、全省電視電話會等不斷召開。 

  省委、省政府的強制性政策的出臺不可謂不『雷厲風行』,執行力度也是『擲地有聲』的,然而為什麼小煤礦事故仍頻頻發生? 


 

  從造成事故調查綜合成因看,小煤礦安全條件差、管理水平低、礦工安全意識淡薄、違章冒險作業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存在安全監管力度層層衰減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出於利益考慮,甚至對小煤礦采取『姑息』態度。而被當地人稱為『能人』礦的小煤礦,背後幾乎都橕有『保護傘』,致使關而不停、死灰復燃的現象時有發生,安全問題也便似『劍在弦上』一觸即發。 

  近年來,為加強對煤礦的現場安全監管,產煤地區實行了『駐礦專盯』制度,加大了煤礦監管力度。但實際工作中,個別『駐礦專盯』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煤礦安全員,站在了煤礦安全員的崗位上,直接代企業管理安全生產工作,客觀上影響了『兩個主體責任』的落實。由於『駐礦專盯』全天在煤礦開展監督檢查,安全監管部門對煤礦安全的動態監管就依靠、依賴於『駐礦專盯』,並有『一盯』在礦安全無懮的感覺,而『駐礦專盯』能否有效開展監管工作與其自身執法能力和責任心有直接關系,有的甚至出現了『順拐』問題,煤礦事故後,『駐礦專盯』與煤礦老板同時逃匿的現象時有發生。

  『嚴防死守』、『步步為營』、『層層責任』……在各方對安全生產越來越重視的同時,煤礦重大事故的發生似乎並沒有因此而明顯減少。有關專家認為,變被動的『事後處理』為主動的『事前預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省委省政府從建立安全管理體制與安全投入機制入手,用一系列的『組合拳』來遏制礦難中的腐敗問題、管理漏洞以及政府部門的監管缺位現象。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局《關於下達『十一五』後三年關閉小煤礦計劃的通知》下發後,省委、省政府積極采取措施,確保實現2010年底關閉小煤礦390處、大礦托管或擴能改造80處的工作目標。省政府安委會組成4個督查組,利用一個半月時間深入重點產煤市,采取直接督查20%、市地督查80%的方式,進行了『拉網式』排查,逐一認定小煤礦安全狀況,並與有關市簽訂責任狀,使小煤礦關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省安全監管局直接參與,經舉報查實,在雞西、雙鴨山、七臺河等市公開炸毀4處非法生產礦井。12月9日,省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公布了2008年度150處關閉煤礦名單,要求這些煤礦務於12月2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關閉標准。

  狠抓國有重點和地方煤礦瓦斯治理。推動龍煤集團加快實施51項瓦斯治理項目建設,年底前將全部完工;督促地方46處煤與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煤礦加大安全投入,6月底前已全部上齊了瓦斯抽放系統。對全省一直沒申請復產驗收的322處礦井、雞西和鶴崗市停產達標的293處礦井、其他因存在重大隱患被停產整頓的礦井,一律采取暫扣各種證照、責令限期整改,重新組織檢查驗收、核發證照工作。

  加強日常監管,切實落實各級政府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主體責任,加大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的力度。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嚴肅追究安全責任,從責任追究上革除任何失職的行為,嚴厲打擊和懲治『官煤勾結』,充當『保護傘』等煤礦安全生產領域的腐敗現象和黑惡勢力。

  對長停井、各地自行決定的停產擬達標礦井,檢查發現問題責令停產整頓的礦井暫扣各種證照,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後煤礦提出申請,由各頒發證照部門按照職責認真檢查驗收,合格的重新頒發證照,逾期不改或驗收不合格的列入關閉名單。對整改期間擅自生產的,堅決予以關閉。


 

  標本兼治  加大投入完善機制

  『煤礦安全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投入的問題,要把安全工作做在前面。』省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認為,一些煤礦由於種種原因,設備陳舊的煤礦和新開的煤礦都沒有花足夠的資金來安裝安全設備。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不足,是導致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

  為加大煤礦安全投入,省政府決定龍煤集團安全生產費用由噸煤提取20元增加到30元,地方煤礦低瓦斯礦井由6元提高到16元,地方煤礦高瓦斯礦井由10元提高到20元;省財政安排2500萬元,對19項省級備案的重大隱患治理項目實施整改補助;安排1000萬元,為107個縣(市、區)安監局配備了執法監察車輛;在所有地方煤礦配備了駐礦安全監管員,基本解決了相關待遇問題,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基礎建設。

  針對我省煤礦存在的主要問題,著力於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從根本上改變事故多發的現狀。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進行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到2010年,在大型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達標率95%以上,中型煤礦85%以上,小型煤礦國家一、二級標准化率達到50%以上的基礎上,全部建成國家三級以上質量標准化礦井,真正實現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的目標。

  以瓦斯治理為突破口,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基礎裝備水平。著力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加大煤礦安全技改和補套投入。淘汰落後工藝,實現安全高效開采;運用先進信息化手段,提高煤礦現代化保障程度。年底前,建立井上下無線通訊系統和煤礦地理信息控制系統。建立數字化實時監測與監管系統平臺,並配置直觀先進的多種信息圖形可視化顯示屏。

  結合實際,完善小煤礦退出機制。停止年產30萬噸以下小煤礦的新建審批,提高煤礦准入門檻;通過限制擴儲,對資源接近枯竭的小煤礦實施自然淘汰;把煤炭資源整合作為壓減小煤礦數量的主要手段,加大整合力度,對具備整合條件的煤礦強制整合。

  建立獎勵制度,促進煤礦關閉工作。省政府第十次常務會議提出由省財政對小煤礦關閉進行獎勵,各產煤市(地)政府(行署)每關閉一處煤礦獎勵30萬元。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生產』的理念。在領導乾部特別是基層領導乾部中要解決『重效益、輕安全』的問題;在礦主中要解決『重金錢、輕生命』以身試法的問題;在管理部門中要解決『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問題;在工人中要解決『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問題,把煤礦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實到位。

  新聞鏈接 我省三年關閉小煤礦706處

   記者從省安全監督管理局獲悉,自2005年全國人大提出、國務院確定的『爭取用三年左右時間,解決小煤礦問題』以來,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規措施,積極深入開展打擊非法、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地方小煤礦工作,確保實現2010年底關閉小煤礦390處、大礦托管或擴能改造80處的工作目標。據悉,2005年~2007年間,全省三年累計公告關閉煤礦706處,完成三年計劃關閉494處任務的142.9%,其中2005年關閉339處,2006年關閉94處,2007年關閉273處。2008年全省已落實上報關閉礦井名單150處,超額完成今年初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關閉煤礦100處以上的任務。

  經過三年的煤礦關閉整頓,全省煤礦數量大幅度減少,截至2007年末,全省生產礦井數量由2005年2000多處,減少到1338處。其中,生產礦井1215處,技改礦井123處。國有重點煤礦158處,地方國有煤礦56處,年產不足30萬噸的鄉鎮小煤礦1116處。煤礦整頓關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近日,我省發布今年各產煤市(地)上報關閉的150處礦井名單。通過整頓關閉,淘汰落後生產能力656萬噸,其中:3萬噸46處138萬噸,4萬噸59處236萬噸,5萬噸18處90萬噸,6萬噸17處102萬噸,9萬噸10處90萬噸。按關閉類型劃分,資源整合礦井99處、協議關閉礦井16處、資源枯竭礦井15處、長停井8處、證照無效礦井7處、事故井5處。

  目前,我省正積極部署落實『十一五』後三年小煤礦關閉規劃,進一步明確三個一律關閉和一個壓減提高的措施。三個一律關閉即:對國有煤礦井田周邊,與大礦聯通、自燃發火嚴重、水患嚴重、危及大礦安全的礦井,一律列入關閉;對礦井周邊存在廢棄礦井、老窯積水和其它地質資料不清的,一律列入關閉;對礦井資源儲量開采年限不足3年的、擬擴資源儲量賦存情況不清的,一律不予擴儲,列入關閉。一個壓減提高的措施是:各產煤市(地)政府(行署)和以龍煤集團為代表的煤炭集團公司要認真研究小煤礦擴能改造和大礦托管的辦法,力爭通過擴能改造或大礦托管,減少小煤礦數量,提高鄉鎮小煤礦管理水平。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