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12月18日訊 (記者 孫曉銳) 作為哈爾濱市首次自行組織建設的超大型獨塔斜拉橋——松浦大橋薈萃了多項國內領先技術,而且一些領先技術多屬在我國北方寒冷氣候下首次應用。日前,專門用於超大型橋梁樁基檢測技術在松浦大橋主塔實體樁上成功使用,該項技術在我省橋梁實體樁檢測中是首次應用。
按照工程建設需要,松浦大橋在主塔樁基礎施工中,采用了大孔徑、變截面、超長樁施工技術,在完成25根實體樁澆注後,需對該項技術和樁基質量進行檢測。由於松浦大橋橋樁單樁軸向承載力大,為保證科學、准確檢測,松浦大橋首次在實體樁基檢測中,應用了自平衡法大孔徑單樁承載力檢測技術。通過對實體樁上安置檢測裝置,對樁基進行樁側極限摩阻與樁尖極限承載力檢驗,以獲得科學檢測結論。此種方法與傳統的靜載試驗方法(堆載法和錨樁法)相比,具有兩大特點:一是省力。采用自平衡法測樁試驗,沒有『堆載』,也不需要笨重的反力架,使檢測工作簡單、方便、安全;二是被檢樁試驗後經過壓漿還可做工程樁使用,有效降低了工程檢測成本。經對對大橋主塔PM33號墩的第13號樁進行48小時加載至設計承載力(約為80000KN)的嚴密檢測,該樁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