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訊 咪表作為一種靜態交通秩序的管理手段,在哈爾濱市已經被采用了7個年頭。然而,自今年以來哈爾濱市不斷有車主反映,使用咪表卡泊車時,咪表『偷吃』卡中預存費用。針對此事,市消費者協會進行了調查。哈爾濱優先泊車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先公司)在接受調查時表示,會更換咪表系統解決『咪表』卡消費不透明的問題。近日,記者發現,雖然街上的一些老式咪表被更換掉,但很多消費者對咪表仍然頗有微詞。
一百元面額咪表卡只夠停一次車
自今年一月份以來,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就不斷接到消費者反映:在使用優先公司『咪表』卡的過程中,出現『咪表』吃費、『咪表』卡消費不透明、涉嫌違法處罰等情況。據市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工作人員介紹,前一段時間,接連有三位消費者來投訴有關咪表『吃費』的問題,這引起了市消協的重視。
這三位消費者分別在道裡燕沙的門前、南崗頤園街門前、秋林後門等帶有咪表的停車場停車。當時停車場的管理人員說:在此停車必須購買咪表卡,而咪表卡面值最少的為100元。在購買了咪表卡後,三位消費者卻遇到了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他們買的明明是100元的咪表卡,可是當他們停一次車後,消費的金額明顯高於實際停車費用。其中一位消費者的在停一次車後,卡裡竟然只剩下了40元。停一次車難道需要60元的停車費?這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隨即將此事投訴到市消協。
消費者尚先生在一次停車時,購買了一張面值為100元的咪表卡。停車刷卡消費一次後,咪表停車場的管理人員告訴他,卡內還有餘額96元。然而,十天以後,尚先生再次來到同一地點停車,刷卡時咪表上卻顯示卡內餘額不足。這讓尚先生十分不解,明明只停過一次車,卡內怎麼會餘額不足呢?
在使用咪表卡消費過程中,遇到鬧心事的還不只尚先生一人。消費者趙先生在一次使用咪表卡停車時,咪表停車場的管理人員熱情地跑過來幫助趙先生刷卡。可是刷卡後,管理員告訴趙先生他的卡內餘額不足不能在此停車。如果要在此停車的話,則要重新購買咪表卡。聽到管理人員的話,趙先生將信將疑,因為他的這張咪表卡購買後根本就沒用過幾次,怎麼會餘額不足?當趙先生親自拿著咪表卡到咪表上刷的時候,咪表卻顯示卡內還有餘額53元。
本來使用咪卡為的是方便快捷,誰知帶來這麼多的麻煩,消費者質疑很多。為此,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履行職能對優先公司進行調查。
市消協向咪表經營者發出調查函
市消協在調查調解過程中發現,優先公司咪表業務無論從售卡、使用、到售後服務的多個環節都存在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市消協依據《消法》中,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職能的規定,向優先公司發出《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關於消費者對咪表卡消費投訴情況的調查函》(以下簡稱調查函)。向該公司提出『有無向消費者明示停車場收費標准?是否有文字說明告知消費者如何正確使用咪表卡?是否具有處罰權以及該公司將采取什麼措施防止此類消費投訴再次發生等8個問題,要求予以答復。
優先公司收到《調查函》後,相關負責人專程到市消協接受調查,並作出正式書面回復。
據了解在優先公司給市消協的書面答復中,關於是否有文字說明告知消費者如何正確使用咪表卡這個的問題。優先公司表示,咪表卡背面印有客服熱線電話,可解答消費者問題。公司下一步將更新設備,新咪卡背面將印制使用方法和相關說明。
市消協工作人員點評認為,根據《消法》,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價格、用途、使用方法說明書等,讓消費者知悉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該公司只靠管理員講解不能成為充實依據,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在回答為什麼在卡內還有錢的情況下顯示『餘額不足』,管理員有無暗箱操作這個問題時。
優先公司回答:咪表計時方法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每次刷卡預扣兩個小時泊車費,不夠預扣費顯示『餘額不足』。
市消協工作人員點評認為:國外法律不適用我國,國際通行慣例不是法律,若不符合我國國情,不應套用。若以法律為收費基准,應向消費者出示正式的法律手續。該公司沒有書面說明預扣收費情況,並強迫消費者選擇該服務,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而對於優先公司在派發的告知單中寫明的『按章泊車按規處罰』是否經有關部門授權的問題。優先公司則沒有回答。
市消協工作人員點評認為:根據《消法》,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若該公司沒有經過授權進行處罰,則侵犯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不受損害的權利。
在接受調查時,優先公司對咪表系統存在的技術缺陷和在服務中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向廣大消費者表示真誠歉意。並表示,已經向北京生產廠家訂購了新設備,對全市581個咪表全部進行更新,新設備將會解決原咪表存在的技術缺陷,具有輸入車牌號和語音提示等多個功能,徹底解決現有咪表設備存在的問題,使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消費者對換上的新式咪表意見不少
近日,記者看到在道理菜市場和南崗區遠大商場附近的咪表停車場已經更換為新式咪表。但是,在咪表卡的背面仍然沒有使用方法和相關說明。不僅如此,據了解個別咪表管理員還以不買新卡就無法將舊卡上的錢轉到新卡上為由,拒絕持老式咪表卡的消費者停車。
咪表卡消費者金先生反映,兩個月前他到遠大商場購物,將車停在了附近的咪表停車位。他准備刷卡付費時,一個咪表停車場管理員走了過來對金先生說:『你用的是老式咪表的咪表卡,現在咪表昇級了,老式卡已經不能用了,要在這停車你得買新卡。』一聽這話金先生十分生氣,因為他手中的老式咪表卡是面值二百元的,且購買時間不長,卡中還有很多餘額。
金先生說,當時買卡時,賣卡的管理員說,這張卡沒有時間限制。可是這張卡買了沒有多長時間,咪表管理員就說這張卡不能用了,這不是欺負人嗎?最後,這個咪表管理員對金先生說,如果購買新卡就可以將老卡上的餘額轉到新卡上。萬般無奈的金先生,只得又購買了一張新的咪表卡。
消費者穆女士在咪表停車位停車時,也遇到了與金先生相似的問題。穆女士說,前一段時間她在曼哈頓商場附近的咪表停車場停車,刷卡時一個咪表管理員對她說:『你的老式咪表卡現在已經不能用了,需要換新卡。你再買一張新卡,我幫你把舊卡上的餘額轉存到新卡上。』穆女士說:『我不買新卡,舊卡上的錢就作廢了嗎?』這個咪表管理員看到穆女士十分較真,於是對她說:『不買新卡舊卡上的錢也不作廢,只是要給你換張新卡,把舊卡上的錢再存到這張新卡上。但是,如果你要是買新卡,這次停車我可以給你免費。』
咪表管理員的話讓穆女士十分不解,明明可以免費換卡,為什麼管理人員上來就讓她再買張新卡呢?接下來發生的事讓穆女士知道了其中的原委。
穆女士隨著咪表管理員來到停在附近的一輛面包車前,咪表管理員說,車上的人可以幫助她換卡。當穆女士把舊卡交給車上的人後,車上的人再次勸穆女士購買一張新卡。並對她說,你買一張新卡,管理員就能得到一份提成,他們挺不容易的,你就再買一張新卡吧。這時,穆女士纔明白為什麼管理員一上來就讓她再買一張新卡,原來是為了多得提成。
咪表本應是一種順應潮流的現代交通管理工具,然而,在哈爾濱市很多消費者卻對它產生諸多抱怨。如何做到讓消費者放心使用,應該成為咪表經營者和各有關管理部門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