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創建於1950年、投產於1952年的哈麻集團曾是哈爾濱乃至黑龍江省的驕傲,是亞洲最大的亞麻紡、織、漂、染聯合生產企業和國家級亞麻技術中心,鼎盛時期90%以上產品出口海外,遠銷美、法、意、日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多次在國際摘得大獎。
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末,國有老廠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產能過剩、債務負擔沈重、冗員多的弊病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日益顯現,哈麻集團開始連年虧損,生產經營陷入困境。至2003年7月底,哈麻集團總負債達11億多元,負債率高達184.3%,企業不得不全面停產,改制重組迫在眉睫。
新廠『破繭重生』
2003年年底,老哈麻開始改制重組。2006年,經過招投標等法律程序,臺灣中信集團所屬的安可投資公司中標參與哈麻重組;當年3月,省國資委、哈麻集團與投資方安可投資公司簽署了《資產重組協議》,投資方投入3.2億元,於2007年1月建成哈麻新廠。
據了解,哈麻改制中,老廠職工的安置是重中之重。截至2008年7月末,哈麻集團職工總數9721人,其中在冊職工5837人。目前,企業各類職工利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哈麻集團在職職工在得到政策安置的基礎上,還有相當一部分在新哈麻重新上崗就業,工資水平和各種保險待遇預期較原來哈麻老廠正常生產時有大幅提高。
新哈麻仍是全國第一
記者在哈麻新廠看到,寬敞整潔的現代化廠區內,矗立著一排排黃白相間的新廠房。廠區西側是新建的職工宿捨樓,主要是為即將在雙城當地大批招募的新員工准備的。
在昨天首批開工的織布車間,記者看到,200餘臺織布機排列得整整齊齊。現場工人師傅告訴記者,這些機器都是從老廠區搬家過來的,別看他們大都是十幾年前購進的,可到現在也一點不落伍,其中有不少是從當年從瑞士引進的世界最先進機型,價值上百萬,能織出各種各樣靚麗的花紋來。
據介紹,哈麻新廠的整體搬遷自今年10月正式啟動,歷時兩個月,老廠的千餘臺機器、設備大搬家,整整裝了2000車。
哈麻新廠擁有亞麻紡紗錠4萬錠,漂染生產線10條套,可年生產亞麻紗5500噸、亞麻面料1200萬米、漂(染)亞麻面料2000萬米,安排人員就業約4000人。其全面開機生產後,仍將是我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亞麻紡、織、染綜合性深加工、精加工企業。
打造『產業園』
新哈麻的未來什麼樣?新廠董事長李錫江說,從綜合生產能力看,哈麻新廠仍將是全世界最大的亞麻紡、織、染綜合體,而哈麻不僅要做到最大,還要做到最強。為此,他們提出了『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發展』的發展目標,引進一批高精尖的新設備,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提昇產品附加值。同時,以哈麻新廠為依托,打造一座哈麻產業園,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生產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含量多、附加值高的產品,如服裝、高檔面料、家紡、裝飾材料等,延伸亞麻的產業鏈條。
他們還計劃在哈麻老廠遺址附近建設一座亞麻博覽中心,在保留哈麻的歷史和商圈氛圍的基礎上,形成中國亞麻紡織品牌展示交易中心、亞麻紡織企業營銷總部基地和亞麻紡織行業服務基地。
老廠將建小區
哈麻重獲新生,他的『老家』未來將變成什麼樣?
據哈麻新廠總裁助理羅飛介紹,拆遷完成後,由臺灣投資方成立的哈爾濱亞麻房地產開發公司,將在這裡開發建設新的居民小區,小區佔地面積21萬平米,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小區將定位為花園式高檔住宅區,全部為高層住宅。預計明年春天,開發項目將正式動工,2010年即可竣工入住。
據記者了解,2004年,哈爾濱亞麻廠街坊成為哈市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范圍由群樂街、亞麻街、亞麻頭道街圍合而成的街區。2006年的3月,哈爾濱亞麻廠圍牆被哈市政府列為二類保護建築。因此,在今後的舊址改造中,老廠的部分圍牆、正門入口兩側的兩座當年前蘇聯援建的俄式建築以及一座老水塔,將作為保護建築和工業遺產予以保留。而老哈麻正門對面的球場,則將成為未來亞麻博覽中心的『住所』。
另外,根據相關部門規劃,風華小學和風華中學兩座知名學校將有望遷居哈麻老廠區,成為哈麻新住宅區的配套教育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