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4日訊 省科技廳堅持學習實踐活動與科技工作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推進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為我省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技術儲備,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是積極推進哈爾濱國家鋁鎂合金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建設。結合我省新材料產業科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多次對建立新材料產業基地工作進行調研和可行性分析研討,並積極向國家科技部匯報情況。目前,已經以省政府的名義正式向科技部提出建設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的申請,正等待審核批准。同時,組織園區內東輕、東安等骨乾企業技術負責人赴日本進行考察和技術交流,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及成功經驗,進一步掌握鎂合金在各領域的應用情況和發展前景,積極推進我省鋁鎂合金新材料產業發展。
二是積極推進鈦合金科技產業園區建設。以佳木斯海綿鈦生產加工項目為依托,開展了園區規劃的前期調研工作,積極與鈦行業協會和從事鈦合金生產加工的企業、科研院所進行溝通聯系,並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掌握翔實信息,汲取意見建議。積極做好前期技術儲備工作,在科技攻關計劃中對『鈦冶煉加工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給予80萬元的資金支持,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對海綿鈦項目給予45萬元的資金支持。目前,由中國鋁業公司和俄羅斯阿裡闊姆公司聯合投資40億元、年產3萬噸的海綿鈦項目已成功啟動。
三是積極推進黑河硅基新材料科技產業化基地建設。批准建立『黑龍江省黑河硅基新材料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積極發揮基地的科技優勢,有效利用俄羅斯電力資源,穩步發展現有工業硅和碳化硅產能,進而大力開發下游產品,發展有機硅、高純金屬硅、多晶硅、單晶硅以及碳化硼微粉和制品等高端產業,組織產學研聯合共同研發。為提高基地技術研發能力,已經對『硅鈣合金的產業化開發』項目注入專項資金45萬元,預計全年工業硅產量完成7萬噸,工業總產值完成8億元;基地內骨乾企業合盛硅業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高純度金屬硅及配套的14萬噸工業硅項目已經投入建設。
四是積極推進核電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建立。多次深入核電裝備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技術需求。為加強企業研發能力,撥付產業化專項資金1000萬元,設立了核電重大科技項目專項,主要用於解決一重集團、哈電集團『核反應堆壓力容器超大型鍛件研制』等6個關鍵技術問題;組織企業與高校、中廣核電集團、黑龍江中俄科技合作與產業化中心對接,整合我省核電裝備研制單位的技術優勢,形成合力,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專項;以實施省級科技項目為切入點,積極組織哈電集團和一重集團開展產學研合作,承攬國家大型核電工程。五是積極推進新藥研發基地建設。有效整合資源,促進產學研結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建立了『麻醉與危重病學』和『感染與免疫學』研究平臺,支持開展新藥研究工作;在哈藥集團生物工程公司建立了『動物細胞制藥』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平臺;批准中醫藥大學建立了『黑龍江省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在仁皇藥業和珍寶島制藥兩家企業建立了中藥研發平臺,並將以承擔省科技攻關或產業化項目的形式對各研發平臺給予支持,進一步加強我省新藥研發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推進制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