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師范大學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
2008-12-30 17:18:4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朱丹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30日訊 (記者 朱丹鈺)  11月24日上午,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系的20餘位同學自發來到哈爾濱市南崗區沙曼社區,為社區的居民、老人宣講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這是哈師大『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大學生宣傳學習服務隊』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一項重要工作,服務隊的所有成員均為哈師大『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學員。哈爾濱師范大學是省內第一所啟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有關工作的高校,專門成立了『青年學生骨乾培養學校』,作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專門機構。在大力開展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期間,大批骨乾學生樹立了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新的人生理念和人生目標,在不久的將來,更能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

  構建『四位一體』的培養格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哈爾濱師范大學於2007年9月19日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並在哈師大江北校區舉行了啟動儀式暨青年學生骨乾培養學校首期學員班開學典禮。在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這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逐步深化了對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認識,對發揮培養過程中『人』的因素的核心作用進行了深入探索,逐步形成了學員隊、調研隊、宣傳隊、服務隊『四位一體』的學員培養觀,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在高中階段就喜歡政治課的哈爾濱師范大學政法學院06級的高洋同學是青年學生骨乾培養學校的首期學員,作為團乾部的她,對於學校開展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深有體會。『最開始接觸這些枯燥的理論總感覺力不從心,無從下手,根本學不進去。但堅持下來的結果愈來愈讓她感覺到,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學習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對自己的人生有著莫大的裨益。十七大期間,她反復觀看了胡錦濤同志的講話,深刻感覺到當代大學生更要在思想上過硬,纔能肩負祖國的希望,這一念頭更讓她積極的投身於理論的學習,更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總結以往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查找差距,提高了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開展活動以來,哈師大充分利用該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省重點一級學科,是全國9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之一這一學科優勢,吸納從事馬列主義相關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從事黨政管理的高層領導、從事社會科學教育的知名教授、從事企業管理的青年企業家等,並下設『專業理論導師團』和『成長實踐導師團』等兩支導師隊伍,按照1:2的師生比配置導師。同時,哈師大培育了一批學生理論學習社團,為培養工作提供豐富多樣的載體保障。在鄧小平理論研究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的基礎上,學校又成立了和諧社會研究會、科學發展觀研究會和大學生生態文明研究會等學生社團組織,探索出了『讀原著、聽導讀、開論壇、辦刊物』的四步學習方式。


 

  培養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擁護者和傳播者

  在正式開展這項工作之前,哈爾濱師范大學在全校教師員工和廣大青年學生中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調研,並對這項工作具體目標定位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對這一定位的廣泛共識:即,凝練學校的師范辦學特色,面向基層培養馬克思主義的青年傳播者。

  青年學生骨乾培養學校第二批學員帶隊教師王輝說,哈爾濱師范大學作為省屬重點高校之一,全省師范院校的龍頭,擔負著為我省乃至全國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任務。學校的畢業生也多數到廣大的基層從事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基於學校的辦學特點,我們培養的學生將來從事的是教師這樣一個知識與文明傳播者的特殊職業,因此,我們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讓當代青年學子不斷增強對理論的了解,在實際中運用這些理論分析、解決問題,不僅僅要讓他們成為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們培養成面向基層的馬克思主義的青年傳播者,這種影響與塑造,不僅僅影響到他們自己,也將深刻地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學生。

  黨的十七大閉幕後,哈師大『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在學校團委指導下組織成立了『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大學生宣傳學習服務隊』,多次開展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宣講活動,真正使理論走出課堂和媒體,生動地走上街頭、廠礦、居民社區。在中央大街,學生手中的『獻給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大型條幅引起了市民們的注意,他們紛紛駐足上前,學生們紛紛將自己編印的圖文並茂、簡潔生動的十七大精神宣傳材料,向過往路人的手中發放,他們自己設計了簡潔直觀的學習圖解,對黨的十七大報告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相當一部分同學在同廣大市民群眾進行深入的交流,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十七大報告向市民解答。

  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精神的感召下,哈爾濱師范大學大批的骨乾學生重新確定了自己人生的奮斗方向,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為他們新的人生目標。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飛向了西部、災區等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中,參加過首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學員班的王超等四名學生骨乾報名參加了抗震救災專項行動災後重建服務隊,奔赴在四川開展災後支教、心理輔導等援助服務活動,為災後重建貢獻力量。

  西語學院的羅麗娟同學,自己來自貧困的雲南山區,卻在一年多來,為自己的自強班『學生』捐助衣物十餘件,並通過耐心的交流和關愛,使這位單親兒童打開了自我封閉的心扉,重新樹立對生活的信心;王瑋嬌同學自願為中美貿易洽談會、2007年哈洽會擔當外語口譯、筆譯服務志願者,在十餘天的服務裡,主動擔當起我省企業同國際企業溝通的使者,為多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聯系到了銷路,自己卻謝絕了業主高達萬元的『酬謝費』。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