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1日訊 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以煤焦為主導產業的七臺河市,煤焦滯銷、利潤縮水,90%的企業增幅下降。
面對嚴峻挑戰,七臺河市力破困局,化『危』為『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預計今年經濟增長26%,人均GDP突破2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67.2%,一般預算收入增長47.8%,開創了跳躍式發展的新局面。
開足馬力 贏得先機
今年5月,七臺河市就抓住煤焦價格上揚機遇,加快產業鏈條延伸,引導企業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鞏固擴大市場份額,提昇企業競爭力。促進對俄、韓經貿合作戰略昇級,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搭建平臺;到吉林省考察、招商,學習園區建設經驗,為新上項目做准備;在中央及省『保增長、擴內需』的戰略部署出臺後,七臺河市第一時間排項目、報項目;及時為企業排懮解難,營造盡量寬松的小環境,提出『三個確保』:確保重點企業資金鏈不斷,確保重點企業不倒,確保經濟發展速度不減;提早確定明年重點工作,爭取資源的最大集聚與優化。
投資拉動 贏得保障
七臺河市堅持不懈推進大項目建設。今年新上億元項目17個,千萬元以上項目86個,吸引到位資金103億元。大唐七臺河發電公司二期兩臺60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寶泰隆10萬噸煤焦油加氫、貴豐和興盛苯加氫項目建成投產,凱博達、寶泰隆兩個98萬噸焦炭項目開工建設,煤電化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拉長。立足城市轉型,新上盛昌蔬菜等39個替代項目。
重拳出擊 贏得機遇
七臺河市努力為企業突破困境、逆勢發展尋找機遇。市委市政府領導率隊深入一線調研,制定減輕焦化企業負擔的階段性政策措施,為企業提供審批、土地、環評、用工、涉外、資金等支持,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環境對企業的不利衝擊;『關小上大』煤焦企業,對煤炭、焦化企業『一費一金』即征即返;對獲得國家或省名牌產品的企業予以獎勵;組建焦化行業協會,聯合應對市場;加強銀企對接,為全市重點項目和企業達成意向性貸款協議10多億元;拿出1000萬元資金,以貸款貼息、無償資助等方式,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對焦化、木制品加工龍頭企業重點傾斜。
啟動需求 贏得市場
七臺河市出臺一系列政策,刺激消費,惠及民生,啟動需求。建立糧食、豬肉、食用油儲備制度,對涉民商品實行臨時價格乾預,完善價格上漲與提高低收入居民補貼標准聯動機制;『帶薪休假』制啟動假日旅游消費;全面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提高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購買農機具補貼標准;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隨物價變動相應提高保障標准;大力清欠企業拖欠工資;實現新就業1.2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4.5萬人,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下調房地產契稅、免征收印花稅,刺激房市回暖;加大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力度,城市道路、『三供四治』、綠化、山體恢復等工程全面推進。
擴大開放 贏得空間
七臺河市發揮毗鄰密山口岸的優勢,制定鼓勵出口的補貼政策,積極培育發展外經貿主體,妥善解決出口檢疫、通關、訂單、法律援助等相關問題,提高外貿企業出口創匯能力。抓住哈洽會、七臺河家具節暨家居文化博覽會等有利契機,加強對俄、日、韓外經貿洽談,達成房屋開發和建築材料制造等合作意向。鼓勵企業赴俄羅斯打造木制品、農副產品、機械制造加工基地。開通七臺河至俄羅斯濱海邊區旅游運輸線路,增強了俄羅斯公民投資和旅游、購物、就醫消費的吸引力。
在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2%的有利形勢下,七臺河市明年計劃總投資476億元,涵蓋民生工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農林水利、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循環經濟項目等90個重大投資項目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