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2008年預算報告解讀:一份溫暖人心的民生賬單
2009-01-08 11:29:0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左楠 季佳瑩 邱育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8日訊 細讀《哈爾濱市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預算(草案)的報告》,用於民生的每一分錢,都蘊涵著對社會民生深切的牽掛、真摯的關懷:錢,必須服務於公共利益;怎麼花,得讓老百姓看明白。

  一組組數據,顯示了哈爾濱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驕人成績;一串串數字背後,是百姓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期待。

  在這本由大量數字和表格組成的政府賬本裡,民生成為最大的亮點。預算草案作了這樣的安排:2009年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主要支出項目為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支出24.5億元,增長5.2%;公共安全支出10億元,增長8.8%;教育支出9億元,增長18.6%;科學技術支出3億元,增長16.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億元,增長30.5%;醫療衛生支出9.3億元,增長20.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9.7億元,增長14.2%;農林水事務支出6.5億元,增長31.7%……

  一份政府賬本,牽動著越來越多的心。由建設財政,到吃飯財政,再到民生財政,不論支出還是預算,都在著力秉承這樣一個理念:最大可能地反映公眾的意願,讓百姓的錢更好地為百姓謀利益。

  回首2008 公共投入多百姓得實惠

  2008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字裡行間、章節段落,一個個數字都顯得那樣溫暖,讓人切實感受政府對民生領域的傾情投入:把錢花在百姓身上。

  體察民情關心百姓冷暖,這一份非常溫暖的『民生財政』讓人心存感動。

  讓我們記住這些數字:

  ———2008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7.2%,為近4年來增幅最高水平。

  ———市本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1.2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8.5%。

  讓我們記住這些努力:

  ———各級財政部門大力組織財政收入,正式啟用了企業基礎信息共享系統,加強對稅源企業監管,促進各項稅收及時足額入庫;

  ———通過收入直繳、以票管費、機打票據等方式,抓好非稅收入管理,杜絕收費單位截留、坐支、拖延上繳收費資金,做到應收盡收……

  數字支橕著大寫的民生,努力夯實著公共財政的基石。


 

  數讀·民生

  2008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01.3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5.6%。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不斷加大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投入,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事業發展。

  49.5億元農村農民得實惠 支持『三農』

  全市農業投入28.6億元,比上年增長42.5%,重點用於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農業機械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和兌現新農村建設試點政策等。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及時足額撥付糧食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涉農補貼20.9億元。

  78.5億元社會事業支出力度大 保障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事業發展

  全市教育支出55.4億元,比上年增長28.6%。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水平,開展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工作。全部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學雜費,支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市區中小學『行業規劃』改造、職業教育發展和貧困助學。全市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5%,重點支持了大冬會場館維修改造、社區圖書館及鄉村文化站(室)建設等。全市醫療衛生支出18.5億元,比上年增長30%,支持了市第一醫院、市兒童醫院、市第四醫院和7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新設備、改造環境。

  31.4億元編織社保安全網 構築社會保障安全網

  全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1億元,比上年增長26.8%,保證了再就業資金、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按時足額撥付。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和農村五保人員生活費標准,支持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分類救助、為生活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等工作開展。支持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撥付資金4351萬元,給予7708戶廉租戶租賃補貼,並對10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進行維修改造。

  27.3億元建設更美麗的家園 支持城市建設管理和節能減排

  通過自籌和爭取省級財政支持,投入資金18億元,用於哈大鐵路、軌道交通一期、城市棚戶區改造、城區路網改造、松浦大橋、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有關規定返還土地出讓金8.4億元用於棚戶區改造。積極促進節能減排,籌措落實資金8800萬元,用於淘汰落後產能、松花江水污染治理等項目。


   前瞻2009 讓每一分錢發揮最大效能

  2009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231.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1.5%。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99.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5.7%。

  惠及三農的統籌預算

  作為農業大市的哈爾濱,城鄉統籌發展、和諧發展至關重要,2009年,預算支出對於惠及『三農』的比例也逐漸加大。

  向農業傾斜

  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共哈爾濱市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保證國家和省、市有關財政政策落實。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長幅度要高於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

  支持農業生產

  加大對大型灌區續建配套、水庫除險加固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強農業防災抗災能力。積極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和畜牧業發展,重點扶持骨乾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繼續深化鄉鎮機構、財政體制和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建立農村經濟管理的新體制、新機制。大力推進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制度建設,認真落實以獎代補政策。繼續化解鄉村債務,在解決普九債務的基礎上,化解其他教育和公益事業債務。

  彰顯和諧的民生預算

  透過紛繁復雜的各項財政收支數字,2009年,公共財政情系社會民生的時代主題再次被大寫和凸顯。

  『民生、幸福、和諧』,又一次在政府財政預算中得到發揚與彰顯。

  就業社保

  貫徹《就業促進法》,進一步加大就業再就業資金投入力度,切實保障公益性崗位補貼、社保繳費補貼及時撥付到位。積極做好小額貸款擔保工作,擴大貸款對象范圍,提高貸款額度,支持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等自主創業。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在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同時,支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擴面工作。

  安居工程

  積極落實資金,確保哈爾濱市棚戶區改造、農村泥草房建設順利實施。支持做好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和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工作。

  教育事業

  增加教育投入,支持開展全市中小學校捨安全檢查和危房改造,繼續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啟動實施第八批中小學『行業規劃』改造,全市改造資金由原每年4500萬元增加到6000萬元。


   城市建設

  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基礎上,通過納入儲備土地的開發整理、提昇土地收益水平以及整合城市空間資源、轉讓市政設施冠名權等方式,進一步拓寬城建資金收入渠道,重點支持軌道交通、城市路網改造、三環西橋、無燈街改造和『乾淨城市』建設。

  責任政府的績效預算

  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錢都花得明明白白,讓每一分錢都發揮其最大效能———這是各級財政部門不竭的努力和追求。

  對重點項目民生項目進行績效評價

  在將哈爾濱市部門預算上報人大財經委審議的同時,繼續將預算單獨安排的5000萬元民生項目支出提交人大財經委審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穩步推進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擴大開展績效評價項目數量,選擇一批重點項目、民生項目進行績效評價試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推進參與式預算改革向縱深發展

  逐步增加參與式預算項目類型,將教育、文化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納入參與式預算范圍;在每個區縣選擇部分村進行參與式預算試點,凡是能通過參與式預算方式運作的新農村建設及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都要實行參與式預算。

  專項檢查部門預算編制執行情況

  在繼續加強對預算單位日常財務監督的基礎上,重點圍繞部門預算編制執行、會計信息質量等進行專項監督檢查;認真執行《哈爾濱市財政投資評審管理規定》。

  宏觀調控的發展預算

  政府的肩上一直扛著這樣的重任:以關注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以促進經濟穩定運行為核心的經濟發展。

  面對全球化的金融危機和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2009年的預算報告,唱響了保增長、保發展這一主題。


   支持大項目建設

  抓住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相關投資大幅增加的機遇,與有關部門配合,篩選一批大項目向上申報對接,爭取上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對需要地方配套的項目,積極落實好配套資金。完善哈爾濱市鼓勵招商引資的財稅優惠政策,對引進符合條件的財源大項目等給予補助、貸款貼息等扶持,促進項目落地。

  支持經濟結構優化和園區發展

  綜合運用新型工業化、財源建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專項資金,支持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綠色食品、醫藥和化工5個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3個新興戰略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旅游和服務外包業發展壯大。培育對俄出口骨乾企業,扶持哈爾濱市對俄出口加工園區和加工基地建設。支持哈大齊工業走廊園區和航空汽車產業城等重點工業園區建設。

  支持發展民營經濟

  認真貫徹落實哈爾濱市《關於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乾意見》,將哈爾濱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由1000萬元增加到2000萬元,用於發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繼續向民營企業擔保中心注入資本金5000萬元,增強其貸款擔保能力,並建立『創新型企業專項擔保基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型、創新型民營企業發展。

  支持國有企業改革

  認真研究推進公益性企業改革的財政政策,通過市場化運作促進國有公益性企業改革發展。建立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逐步擴大試點企業,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