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性教育不樂觀 哈爾濱性價值觀應走在性成熟之前
2009-01-11 09:24: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章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1日訊 去年1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制定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今後中小學每學期都將安排6到7課時的健康教育課。從小學五六年級起,學生將接觸到有關青春發育期的相關健康衛生知識。

  小學五六年級起,學生將學習有關青春期生長發育的知識,包括男女在青春發育期的差異,女生月經初潮及意義,男生首次遺精及意義等。初中生將學習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特點和變化規律,高中生將學習避免婚前性行為等內容。

  與以往相比,新的《綱要》要求學生比以往更早地了解相關知識。采訪中,工農兵小學老師李春雨說,其遇到的女生三、四年級時來月經的已經有數十例。廣告中出現『前列腺』,孩子們不明其義,卻又好奇就私下研究詞義,上廁所時相互窺探,給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帶來困擾,這說明孩子對性有了初步的認識,只是還處於模糊狀態,這時應進行疏導樹立健康的性觀念,讓孩子健康成長。一些老師告訴記者,現在網絡、書籍、錄像等資訊發達,學生們獲得性知識的渠道異常暢通,但是否科學准確卻值得懷疑。

  顯然,靠『偷』來的知識滿足好奇潛在危害很大,莫不如讓學生們通過正規渠道獲取性知識,這應該是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學開展性教育的原因所在。

  哈爾濱市教育局體衛藝處楊狄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接到省教育廳對具體課程安排的文件。但今年3月1日哈爾濱市各中小學校肯定會開設此課。

  哈爾濱市性教育6年前就已經開展

  據了解,哈爾濱市早在2002年就開展性教育進課堂活動。經過多年的培育,在哈市一些中小學已經不再是談性色變,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哈爾濱醫科大學性健康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彭濤是哈爾濱市較早倡導性健康進入中小學的高校教師,他和幾位老師共同編寫了小學、初中、高中《性健康教育》教材。並在哈市第73中學舉辦了一場《婚前性行為》公開課,完全打破性教育框架,向高中生講授性欲的自我引導與控制等內容,倡導在中小學校開展『性教育』,吸引來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全程報道,各媒體的報道在社會上掀起巨大反響,反對派贊成派展開激烈交鋒。最終的結果是性健康教育轟轟烈烈地開進中小學。

  此後,彭濤一直從事性教育進中小學校的工作。他告訴記者,當時開局良好,在打破『性』開口難的傳統觀念後,教授性知識還面臨三難,師資、教材、課時。三難中尤以師資為最,講授性知識的深淺、度的把握都是對教師的水平、能力的考驗。為此,編寫完教材後,彭濤申請並獲得美國一家機構的項目資助,請來臺灣的知名教授免費為黑龍江省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三年下來,共培訓近300名教師。哈爾濱市的工農兵小學、69中聯中、工大附中、風華中學等中小學校都選派老師接受過培訓。經過培訓,一些教師掌握了可以遵循的授課方法,效果也有所提高。

  哈市第一中學李靜一上課時采用多媒體播放課件、錄像、案例分析,將歌曲電影片斷等引入課題,同時采取角色扮演、卡片游戲等方式,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情境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授基本知識後,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性道德、性責任,從而做出正確選擇。

  哈市第四十中學老師李源澤在接受培訓後開講,受到學生歡迎,李源澤隨後將感受整理成論文,並指出,性教育課最終的目的是讓性的判斷和性的社會倫理道德走在性成熟之前。

  目前,彭濤又組建了網站、召開經驗交流與研討會,繼續推進性教育研究。他認為,應該在孩子生理發育前,就進行性生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意識萌動前,就進行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行為發展前,就進行性倫理方面的教育。

  性教育不等於避孕教育,應注重性價值觀教育

  但是,哈爾濱市在推廣性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性教育躑躅不前。同時,社會仍存在認知誤區。彭濤認為,性教育不僅要講性知識,更要普及性價值觀教育。

  教育主管部門的推進力度不夠。2003年,省教育廳曾下發文件,要求各中小學開性教育課,但當時沒有落實具體的課時。於是,一些學校沒有訂教材,即使訂教材也不落實課時,而一些教育主管部門也沒有強有力地督促推進。

  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受到考驗。采訪中,一些老師說,在講授過程中,有時會面臨諸多困惑:避孕的問題講不講,如果講,學生們是否會去模仿嘗試;如果不講,學生們是否會因為無知而出事兒?上課時,有的學生還會故意向老師發難,像『老師,你的新婚之夜是如何度過的?』等考題,讓老師感到頭痛。一位接受過培訓要在某小學講性知識課的老師,在與丈夫商量是否可以給自己快7歲的女兒先講講的時候,丈夫以『中國的社會還沒有那麼開放,還是不要講了』為由拒絕了。

  來自家長的壓力也讓性教育難以真正開展。對此次教育部規定小學高年級談性的問題,一些家長擔心為時過早,反倒起副作用。一位家長說:有一次我跟上高一的女兒談到性行為會導致懷孕,她竟然說「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就OK了」,弄得我相當尷尬。現在孩子不是缺乏生理知識,而是缺乏價值觀引導,性教育弄成了避孕教育。

  因此,種種壓力和非議中,一些學校的性教育課便形同虛設,導致哈爾濱市性教育醒得早起得晚。對此,彭濤認為,性教育課落實與否取決於一校之長的認識程度,取決於教育部門的督促力度,取決於整個社會氛圍。對於起步較早的哈爾濱市而言,性教育課只有到了能與語文數學等一同成為教育主菜時,纔能算得上真正走進中小學。新時期,推廣性教育依然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