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截至2008年末,七臺河市民營企業納稅超千萬元的已經達到28戶,超億元的有4戶,而2007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7戶和2戶。成為立市經濟和主體經濟的民營經濟在該市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在民營企業建企初期,市委、市政府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幫助謀劃發展思路,解決資金、技術、人纔、土地等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七臺河經濟支柱產業的焦化產業,就是在2001年全國煤炭、焦炭市場處於低迷時期,市委、市政府頂著壓力支持一家民營企業建設60 萬噸焦化企業項目,搶佔了市場回暖的先機,隨後幾年裡帶動起十幾家焦化企業。
積極為民營企業搭建發展平臺。近幾年來相繼建設了招商園區、新興焦化工業園區、中心河工業園區、雙葉工業園區、勃利東崗工業園區等,並出臺了一系列引導民營企業向園區集聚的優惠政策。目前,全市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的60%以上。同時,他們抓住哈洽會、雞西煤博會等有利契機,幫助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在優化發展環境方面,七臺河市在民營經濟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出臺並及時修訂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不斷放寬民營經濟市場准入領域,對民營企業在融資、土地使用、納稅、安置就業等方面給予優惠和傾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他們治三亂、治梗阻、治僵化、治不作為,強化監督,在全市形成了市級班子合力抓環境創建,各部門各單位人人都創環境的良好局面。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近日又及時制定了減輕焦化企業負擔的階段性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環境對企業的不利衝擊;組建焦化行業協會,幫助企業縱橫聯合,『抱團取暖』;引導企業加強財務成本控制,加大應收貸款和回籠資金的力度,保障企業資金鏈安全;強化銀企互動對接,為全市重點項目的企業同銀行達成意向性貸款協議10多億元。市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以貸款貼息和無償資助等方式,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七臺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搞好招商引資上項目作為發展民營經濟的關鍵和突破口,采取專題招商、專項招商、企業招商、以商招商、網絡招商等多種有效形式,14 次組團赴閩、浙、遼、蘇等經濟發達地區招商。幾年來共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100 多個,億元以上項目26 個。2008年,這個市抓住煤焦價格上揚的機遇,利用七臺河被確定為我省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的有利契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其間,引進資金103億元,開工千萬元項目77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