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民盟省委: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09-01-15 22:44:17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李貴林委員代表民盟省委作大會發言
  東北網1月15日訊(記者杜筱 印蕾) 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15日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6位委員作大會發言。李貴林委員代表民盟省委作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的發言。


  以下是發言全文:

  黑龍江是欠發達省份,農村義務教育比較落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縣級資金匹配不到位

  很多地方對『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缺乏理性的認識。雖然各地都明確規定實行『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但許多地方對此認識並不一致。有的地方認為,現在是『中央轉移支付、省市基本不付、縣市牢騷滿腹、鄉鎮如釋重負』。一些鄉鎮對實行這一體制各有各的想法,都不積極。

  (二)現行的人事管理機制仍有待於完善,教師編制不均衡,歷史遺留問題較多。

1、教師缺編嚴重。教師缺編是個老問題,即便是教師編制滿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結構性缺編也比較嚴重,有的是教師絕對缺編和結構性缺編並存。

  2、教育轉移支付資金管理不夠規范,事權與財權仍有較大脫節。稅費改革後,教育資金主要依靠財政撥款,中央、省雖然加大教育轉移支付力度,但是轉移支付由各級財政部門管理,教育部門難以了解掌握。

  3、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歷史上一些遺留的教師待遇問題至今仍沒能得到很好解決。


 

  (三)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不足沒有根本性改變

  1、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嚴重不足。實施『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後,鄉鎮和村對教育經費投入沒有責任,主要靠縣級財政。黑龍江省大部分縣(市)財政困難,上級增加的轉移支付有的為增加和補發教師工資,有的貧困縣甚至全年的財政收入尚不夠為全縣的教師開支用,而人員費逐年上昇,公用費嚴重短缺。

  2、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缺口大。危房改造由於涉及到學生的人身安全,各級政府比較重視,但投入資金還是不足。

  3、教師工資各地差別較大。

  (四)農村義務教育『欠債太多』,積重難返

  農村義務教育『欠債太多』,加上各地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很多縣財政過於困難,所以『以縣為主』的農村教育經費管理體制,無法保證農村義務教育條件的真正改善。

  (五)縣級宏觀管理能力增強,基層教育教學業務管理被嚴重弱化

新的管理體制規定,校長任命、人事管理、規劃管理、經費及其他教育資源的配置,均由縣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而教育教學業務管理,交給了下級管理主體----鄉鎮中心校校長負責。這種責任分解模式在貫徹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帶來如下兩個問題:一是同一層面的任務分屬不同層次管理主體負責,容易造成相互間協調困難,並且為上一級管理主體恣意弄權、任意操控權力與資源埋下伏筆,使下級管理主體在實施教育教學業務管理時可能因此而失去必要的權力與資源支橕;二是上級教育局負責行政管理,下級中心校負責教育教學業務管理,會造成上下級工作難以銜接的問題。同時,這種分工也進一步強化了教育局在工作方式上行政命令的特征,與下級最需要的業務指導嚴重相左。

 

  二、幾點建議

  (一)必須重新定位『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

  我們認為,從義務教育管理來講,『以縣為主』是指義務教育的辦學管理以縣為主,包括教職工的人事和工資管理、學校教學管理、辦學經費的使用管理等。從義務教育經費管理來講,『以縣為主』是指義務教育經費的分配和使用以縣為主,而不是指投入主體即義務教育的經費籌措以縣為主。居於這樣的界定,對義務教育財政體制的構架,我們可以有這樣的描述:義務教育經費支出,由中央、省、市(地)和縣四級政府共同承擔,義務教育經費的分配使用,由縣級政府統籌安排。

  (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按需求分擔

  凡縣級義務教育財政負擔能力低於義務教育最低經費需求的部分,全額由省級政府支付,凡省級財政無力負擔的義務教育經費供需差額,由中央補助解決。

  (三)在教師編制上要向農村地區傾斜

  一是對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應當投入的教職工數進行全面統計,做到摸清底數,掌握缺口;二是盡快落實師范院校畢業生分配就業制度,充實教師隊伍;三是采取以省為單位,統一考試聘用的辦法,對代課教師進行全面清理,合格留用,不合格解聘的辦法,盡快提高教師素質,適應義務教育的要求。

  (四)盡快制定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激勵機制。

  樹立均衡教育發展觀,切實改變農村義務教育的弱勢地位,大力調整不利於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政策,有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並使之常態化。

  (五)轉變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為推廣普及制,不斷擴大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覆蓋面

  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的實施,對解決邊遠山區、老少邊貧地區學校布點分散、規模小的現狀,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要徹底解決邊遠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缺失現狀,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切實使應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享受到法定的義務教育,將《教育法》真正落到實處。

  (六)明確鄉鎮發展教育的責任,增加多元發展教育的途徑

  為明確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的職責,應盡快制訂職責分解的實施細則。要加大省和市(地)級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加強縣級宏觀管理的力度,注意調動鄉、村的積極性。既要解決縣級統籌不夠的問題,又要防止管理權限過於集中在縣的傾向,讓鄉鎮承擔相應的職責。

  (七)加大黑龍江高寒地區專項取暖經費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

  我們建議國家應該特事特辦,將高寒地區取暖費用單獨列支投入,此外,國家能否根據黑龍江省農村的特點,投入啟動資金,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節能環保型改造建設,解決農村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