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人大代表:83歲霽虹橋減負迫在眉睫 建新橋分流
2009-01-16 15:14:4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6日訊 霽虹橋有著83年的歷史,是哈市唯一列為保護建築的橋梁,也是連接哈市道裡區和南崗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每天大約有近萬臺車經過,但目前老橋已不堪重負。15日,人大代表王士奇建議,霽虹橋減負已經迫在眉睫。應該修復或重建該橋,或者再建一座新橋,以緩解霽虹橋的交通壓力。

  現狀:每天萬輛車經過霽虹橋不堪重負

  『我家住在開發區,在道裡區上班,每天開車都要經過霽虹橋。近段時間,霽虹橋的交通擁堵尤為嚴重,有關部門應該對這座老橋有個通盤考慮了。』15日,哈市市民董女士對記者說。

  市民王先生說:『前段時間,霽虹橋轉盤道處增設了信號燈,本意是為了緩解附近的交通擁堵狀況。雖然起到了一些疏導作用,但尤其是最近,車輛擁堵似乎更嚴重了。』

  14日,記者在霽虹橋上看到,整個橋上形成了一條密集的『車龍』,雙向車流交織,想開車經過霽虹橋至少需要20分鍾的時間。

  私家車主李強對記者說,每天大約有近萬臺車從霽虹橋經過,霽虹橋不單單是堵車,這座有著83年歷史的老橋已經傷痕累累,一邊是帶病工作,一邊是不堪重負……

  追溯:四年前專家鑒定霽虹橋破損嚴重

  15日,東北林業大學一位橋梁專家對記者說,2004年,由於橋體多處破損,東北林業大學的橋梁檢測機構已建議對霽虹橋大修或重建,交通部門也限制了12噸以上的車輛在該橋上通行。

  此後,經哈市政府與哈鐵路局同意,哈市建委組織召開了霽虹橋改造方案專家論證會。為更好地保持霽虹橋原有的建築形象和景觀效果,專家建議改造工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原有橋梁建築風格,對橋面適當拓寬,同時抬高橋面,滿足使用功能及橋下鐵路電氣化改造淨空標准。後經專家探討發現,霽虹橋的破損程度已經相當明顯,因此不再具備維修的價值,等待重新建設。

  記者從哈市道橋管理辦公室橋梁管理所獲悉,為了防止發生意外,目前他們已安排專人對霽虹橋進行全天候『監護』,關注受損情況的發展。

  建議:再建一座新橋為霽虹橋分擔壓力

  如何給霽虹橋減負呢?人大代表王士奇對記者說,霽虹橋自身的破損和其附近的交通『瓶頸』一直都是大家十分關注的事情。以往修橋包括重新建橋都受到經濟的制約,今年是國家及我省實行宏觀調控、擴大內需的關鍵一年,今年應該結合哈大齊鐵路專線改造對霽虹橋進行修復或重建,在修復或重建的同時能否對霽虹橋進行加寬設計。同時結合哈爾濱火車站一帶的綜合改造,應該考慮在紅軍街附近再建一座通向道裡區的橋,以此起到替代或分流作用,真正緩解霽虹橋區域的交通。

  小資料

  霽虹橋的前身是一座建於1904年的木結構跨鐵路線旱橋。1926年11月28日,由俄國人符·阿·巴利擔任設計師的鋼混結構的霽虹橋落成,成為連接道裡、南崗兩區的咽喉,該橋由時任東省鐵路公司理事、哈工大校長劉哲命名題字。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