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月25日專電 (記者呼濤) 經濟『寒冬』下的春節裡,許多老百姓試圖以更『平價』的方式尋求品質生活,低門檻、低消費的娛樂活動、休閑方式和學習充電成為熱門之選。
打開郵箱接收每天一次的網絡英語課程,在北京工作的賈曉楠在春節假日回老家探親期間也不忘上網充電。通過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網站注冊成為會員,她在每日一次的英語課程中學得不亦樂乎。
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說,經濟危機影響之時,正是通過學習提昇實力的恰當時機。個人和企業通過對經濟危機的考察,從危機中反思問題總結教訓,進而尋找到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就有可能在未來經濟的復蘇中增加制勝籌碼。
在對經濟狀況和未來的謹慎預期中,春節無疑讓中國人遏制已久的消費欲望和對未來的期待得以釋放。圖書出版、職業培訓等同樣在春節中有逆境上揚的表現,讓人們從春節不變的溫暖和快樂中得到了更多的期待和動力。
在這個『能省則省』的經濟冬天裡,到社交網站成了最能幫人省錢又娛樂的休閑方式之一。從『開心網』到同學錄等類似交友互動網站,不用花費一毛錢也能跟新朋舊友交流想法,開心又溫暖。與此同時,到淘寶上買年貨、為親友選賀禮,不必奔波在節日擁擠的購物人群中,給自己和別人都能帶來溫暖的驚喜。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省錢就是賺錢,但春節也不能只守在家裡看電視啊。』哈爾濱一所高中的英語教師馬媛媛在假日裡約了同學去體育館打羽毛球,每小時25元的場地租用價格比起去唱歌或是酒吧顯得實惠很多,老百姓在新年裡用『平價』的鍛煉換得一刻流汗之樂。
『在娛樂中放松未必要用高價換來,在這個春節假日裡帶全家老少去影院看賀歲片、卡通電影的上班族很多,舒緩了工作的壓力也讓家人一起開心。』哈爾濱萬達國際電影城總經理張春年說,感受式消費受到推崇也彰顯出高質量生活對人們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