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3日訊 第一批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中省直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完善制度機制的部署要求,圍繞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立足部門職能,認真謀劃並紮實推進工作機制建設,保障和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
省氣象局著力完善公共氣象服務工作機制。一是健全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功能齊全、科學高效、覆蓋城鄉』的氣象防災減災聯席會議制度,與氣象服務需求相對集中的部門以及與天氣、氣候、氣候變化關系比較緊密的農業、交通、電力、民航、城市管理等專業領域的聯合開發機制和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多災種的監測預警應急機制,特別是健全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為『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提供氣象服務保障。二是健全應對氣候變化協調機制。完善有分工、有保障、有考核,上下聯動、左右協作的省、市(地)、縣(市)三級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統籌協調機制,積極推進氣候變化監測系統建設、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業務、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應對氣候變化科普宣傳教育。三是健全科技支橕和人纔培養機制。圍繞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個主題,以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和預報預測准確率為核心,健全有利於科技創新和科研與業務結合的氣象業務需求牽引科研方向機制、科研單位與業務單位人員交流機制、科技成果業務轉化機制,完善選人、用人、培養人的機制以及人纔交流機制、人纔激勵機制和人纔考核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基層人纔隊伍補充和穩定機制,推動氣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健全部門合作機制。完善氣象業務對外開放、資源共享機制以及與省政府有關部門、氣象行業部門的合作機制,建立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人纔培養、科技研發的合作機制,健全與外省的合作交流機制。
省郵政管理局認真研究完善引領郵政行業科學發展的工作機制。一是鼓勵支持國有郵政企業加快發展。支持省郵政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機制改革,逐步推進普遍服務和競爭性業務的分類管理,開展主輔分離改革;支持國有快遞企業優化業務結構,開展品牌化、網絡化經營,利用信息技術提昇企業競爭力。二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在快遞產業中的發展。鼓勵、支持民營網絡型快遞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開展融資、轉換機制,提昇管理,做大規模,提昇企業競爭力。扶持中小快遞企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其在自主創業、吸納就業等方面的優勢。完善企業分級管理辦法。三是優化行業發展的法制環境,加強行業發展的政策引導。會同相關部門抓好《黑龍江省郵政條例》的執行和監督,根據《郵政法》修訂的情況,積極開展《黑龍江省郵政條例》的修訂調研,為條例的修改做好積極的准備。做好郵政業發展規劃的修訂和實施工作,取得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將郵政業發展規劃納入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四是加強安全監管,確保大冬會寄遞物品安全。做好大冬會期間寄遞物品安全保障方案,開展安全檢查工作,確保黑龍江省大冬會期間的寄遞物品安全。督導各企業建立並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我省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各快遞企業安全工作制度、信息反饋報告制度,消除安全隱患。
省社科聯全力推進提高機關工作質量的工作機制。一是重新研究職能定位,形成了新的服務功能和工作機制。構築了『學界龍江』對策應用研究平臺、『厚重龍江』文化研究平臺、『龍江講壇』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學術年會』學術文化交流平臺『四大公共平臺』,發揮社科界的思想庫作用。二是完善學會管理工作機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出扶持一批重點學會、扶持一批中青年學者和扶持一批重點學科的『三扶持』舉措,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好評。三是完善評獎工作機制。紮實推進我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年各項工作落實,對全省社科評獎工作進行了創建評獎網絡系統,評獎信息平臺建設,實行向特色學科、優長學科及有發展潛力的學科傾斜,加大對重點學科和中青年人纔的扶持和傾斜力度,增設特別學術貢獻獎,增加復評公示程序以及改進評委評審方式等五項改革和創新。四是完善《學術交流》雜志的編輯工作流程。嚴把稿件質量關,重新聘請學術委員會組成人員,聘請專家學者,逐步推行科學規范的匿名審稿制。
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切實完善安全監管工作機制。一是實施煤礦安全執法『精細化』監察。制定監察預案,將執法計劃的兌現率、監察礦井的覆蓋率、違法違規的查處率、隱患問題的整改率、煤礦事故的結案率作為衡量和考核監察執法工作的基本依據,采取計劃監察、分類監察、解剖式監察等方法和分組監察、集中處罰、會議通報等形式,規范工作程序和執法行為,並建立行政處罰到位考核制度。二是完善分局監察執法工作的分類指導機制。針對各地區煤礦災害嚴重的突出特點,繼續把對國有重點煤礦的監察、對高瓦斯礦井、瓦斯突出礦井、有動力現象礦井、水害、火災嚴重礦井、隱患嚴重礦井的監察作為監察執法的重中之重,量化監察內容和考核標准,將一般性監察與細化監察相結合、面上的全面監察與基礎監察和要害部位監察相結合、監察執法與同時協助政府和煤礦企業對煤礦重大隱患的會診、排查和治理相結合,完善執法責任制考核制度。三是加強煤礦安全基礎工作。支持引導國有大礦兼並、改造、托管小煤礦,結合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核換發,關閉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開展安全質量標准化活動,采取專項監察、解剖式監察和專家會診的方式,幫助煤礦企業解決關鍵問題。建立健全重大隱患分級管理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機制,推廣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和產量監控系統,開展打『三非』、反『三違』、防『三超』活動。四是完善煤礦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工作通報機制,使溝通渠道暢通;完善聯席會議機制,協調解決煤礦安全監察監管工作中的問題;完善聯合執法機制,推動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和重大隱患的解決;完善信息發布機制,實現『目標一致、資源共享、察管交融、形成合力』。
東北航空護林中心認真謀劃促進森林航空消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機制建設。一是完善管理機制。對航站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充分發揮航站基礎作用,以解決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更好地發揮國家林業局和國家民航局賦予的各種職能,適應我國森林航空消防事業科學發展的需要。二是完善森林航空消防事業科學發展能力提高機制。制定理論教育計劃,不斷強化黨員、乾部隊伍理論教育。抓好爭創『四型先進機關』和爭當『五個模范』活動,不斷深化中心機關的『五大建設』,提高中心乾部隊伍的建設水平,促進中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協調發展。三是完善森林航空消防隊伍作風建設機制。抓住領導班子、中層乾部、黨支部和黨員等不同層次,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的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提高領導班子的執政能力,提高中層乾部的突破能力,健全完善廉政制度,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省儲備物資管理局全力推進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管理科學和運行高效的物資儲備體系建設。一是健全倉儲功能完善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局『嚴格程序、嚴肅紀律、精心組織、規范管理』的要求,做好倉庫安改和改擴建工作。通過對綜合、火工、油料三類倉庫進行安全改造、改擴建和基建維修,使儲備實力和發展後勁顯著增強,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更好的條件。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努力完成大批接收儲備物資的任務,使物資庫存數量有較大幅度增長。二是健全物資管理工作高效運行機制。堅持物資管理主業地位,保質、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地完成物資接收、保管和發運任務。加強預算管理,強化各項成本包括經營成本的分析與核算,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完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切實做到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實物管理、價值管理相結合。大力推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促進各項管理工作規范、高效運行。三是健全經營創收機制。以市場為導向,突出抓好發展二三五處鋼材市場、西部倉庫與化肥糧食及農產品大客戶的合作、火工庫的種子儲存、油庫的油料代管等項目,並開展好質押監管業務、管理服務輸出和新的物資收儲項目爭取工作。四是健全安全保障機制。落實安全責任制,研究改進安全監管途徑和方式方法,不斷完善以防火災、防搶劫、防破壞和防恐怖襲擊、防危險化學品事故等為重點的各項預案,與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建立處置救援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演練和崗位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