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5日訊 記者昨日從省文化廳獲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將於2009年2月9日—23日在京舉行,歷時15天。我省國家級名錄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鄂倫春族?皮制作技藝項目入選,於今天啟程,赴京參展。
本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是文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民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國家旅游局、國家宗教局、國家文物局、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社會科學院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以及北京市政府,在京共同舉辦的系列活動。
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系列活動,將集中展示已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民俗項目以及『中華老字號』等手工技藝項目,並邀請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各地能工巧匠進行現場表演,充分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人為本、活態傳承的重要特征。
此次入選的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鄂倫春族?皮制作技藝代表黑龍江地區少數民族典型特征的漁獵、狩獵民族特色文化,這一民族絕技從遠古走來,穿越時空走進現代,成為瀕危的文化遺產。我省加大保護力度,形成了各級政府重視、各界關注、靜態、活態等多方位保護的態勢。
為發揮與彰顯我省民族絕技資源的優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的豐碩成果,省文化廳組織有關專家精心設計,擬以展與演結合,展示赫哲族魚皮技藝、鄂倫春族?皮技藝的歷史、傳承與發展。
展覽采取動靜結合、立體化、多成面的互動方式:通過牆面展出圖片,反映民族技藝的歷史、流程等背景與全貌,以各種服飾、作品等技藝的載體,通過傳承人演示技藝的過程立體呈現民族的智慧結晶。展覽中既有歷史圖片的滄桑記憶,又有動態的演示與活態的傳承,特別是將歷史的服飾穿在身上載歌載舞,體現出北方少數民族的豪放性格與精神面貌。尤其是觀眾可以零距離接觸神秘的傳統技藝,同時觀眾與傳承人進行現場互動,提高展覽效果。
我省進京參加技藝演示的傳承人赫哲族尤文鳳、尤忠美,鄂倫春族葛長雲能歌善舞,又會用民族語言說唱,將會給我省的展示活動增添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