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5日訊 克東縣農民薛萬春今年春節沒回自己家過。兩年前,老薛帶著幾十個親戚、同鄉到大慶打工,建設『萬寶商都裝飾材料城』。如今開發商欠了他十幾萬元的工程款,來家裡向他要賬的人一直沒消停。自己的房子被要賬的人佔了,有家不能回。為要回拖欠工資薛萬春在工地一直住到去年12月21號,卻一分錢都沒拿到,空著手回到了老母親家。這個年他過得很郁悶。
辛苦乾兩年,工資變『白條』
2007年7月大慶市薩爾圖區『萬寶商都裝飾材料城』(萬寶大市場)向社會招工,薛萬春領著二十多人應招開進了工地。這些人中有他的親戚、朋友,還有以前在一起乾活的工友。後來又陸續有人加入工地,這些人來自呼蘭、肇源等幾個縣的農村總共60多人。大市場的6號和8號樓就由這些人負責施工。工程乾得很順利,到2008年10月6號樓和8號樓全部完工,並通過了工程驗收。雖然活兒乾得好,但這幾十人的工資卻給得並不『利索』。
薛萬春告訴記者,2007年的工資發放情況就不好,大家的工資不少都變成了『白條』。2008年4月工程再度開工時,開發商表示發工資要規范了,工人們都要登記、辦胸卡,保證工資按月結算。但實際上除了零星發過幾次外,工資從來也沒有按月發過。工人們曾多次找開發商理論,但開發商每次發工資的承諾總是沒法兌現。自2008年6月之後更是一分錢也沒發過,2008年10月工程全部完工並驗收後,按照相關規定開發商應該在規定期限內給工人結清工資,然而得到的答復卻是『現在沒錢,啥時候有錢啥時候給』。辛辛苦苦乾了兩年,沒見到工資,白條卻不斷增加,工人們手上的白條少的五六千,多的五六萬。對幾十個農民來說,這錢太重要了,拿不到錢,這年沒法過,家沒臉回。
堅守工地討要工資
為了拿回自己兩年的血汗錢,民工們商定:就在他們建好的兩棟樓裡住下,直到拿回他們的工錢。從此,這兩棟空空的樓房就成了工人們臨時的家。每天他們奔走於各個政府機關呼吁,等待開發商發工資,這樣一住就是兩個多月。
工地的生活很艱苦,開始還能東拼西湊的弄點錢,維持日常的生活。時間長了大家的錢都花光了,生存都成了問題。時間一天天過去,堅持住在工地的人越來越少。記者在工地見到他們時候,剩下了八九個人。
薛萬春等農民工的工資『白條』。
呼蘭區農民高松平2008年1月進入工地,乾了一整年,除了拿到兩千多元現金外,其餘一萬五千多元工資全成了『白條』。他說:『乾活的時候我們要工資,他們就說乾完活立刻就給兌現。現在活乾完了卻又說沒錢,家裡等錢過年,要不到錢,沒臉回去。大家身上的錢早花光了,現在吃飯要靠家住農村的工友時常背點大米、乾菜來支橕。白天要去各部門上訪路費都困難,四五公裡內的路我們都是走著去,這樣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幾天。』
記者采訪了『萬寶大市場』6號樓和8號樓的工頭韓朝。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從『五星公司』手裡接到的活,之所以現在還欠了這麼多工資,是因為商鋪子賣得不好,開發商沒錢,他自己還往這兩棟樓裡投入了大量材料,開發商欠他的材料款也沒有給,這些工人有不少都是他的同鄉、親屬,現在拿不到工資,自己很難和他們交代。
肇源縣農民曹貴臣2007年就來工地上乾活了,如今手上積攢近萬元的『白條』。他告訴記者說:『我們到會計那查了一下,這兩年開發商共欠我們人工費總計77萬多元,現在我們這些人能去的部門都跑遍了,但一直沒什麼進展。市建設局讓我們去市勞動局,勞動局也沒什麼辦法,讓我們去法院起訴。聽說有個什麼工資保障金,我們去問了,開發商根本沒交。』
討薪何時不再難
為了保護農民工利益,我省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農民工工資保障制度。要求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必須按規定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繳納合同價款3%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否則將不發放施工許可和工程驗收證等。當發生拖欠工資行為時,由勞動保障部門以保障金支付農民工工資。
記者在大慶市勞動局和社會保障局采訪時,正趕上勞動監察科工作人員前往大慶市電力小區催收保障金。勞動監察科科長張超告訴記者,『萬寶大市場』並未到勞動保障局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他們並不清楚其是否獲得了相關的工程許可,他表示自己曾經接待過農民工的上訪,並幫助協調過,勞動保障金是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執行得好,對農民工很有幫助,但勞動和社保局這類服務型機關,往往執法力度比較弱,如果建設單位不來交保障金,社保局無法約束他們,根據勞動監察條例規定最高罰款額度也就是兩萬元,這罰款力度也不大,目前欠薪往往集中在建設行業,要解決拖欠工資問題建設管理部門應該發揮更多作用,他們對於建設單位的制約力度更大。
記者聯系到大慶市建設局監察支隊副隊長苗永利,他告訴記者,早在2001年『萬寶大市場』就辦完施工許可等相關手續。但不久由於資金問題停工,2007年復工。由於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沒發生變化,因此原有手續繼續使用,後來也就沒有去勞動部門交工資保障金。苗科長表示,『清欠辦』接到過薛萬春等農民反映的情況,根據『清欠辦』的工作規程,已經轉交給市勞動局處理了。
『白條』工資何時能兌現,60多位民工翹首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