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6日訊 去年,哈爾濱市不同類型的勞動市場和中高級人纔市場提供數十萬就業崗位。但記者了解到,去年,這些崗位中就有一半並未招到人,造成大量崗位空缺。今年,哈爾濱市正逐步推行『職業介紹師制度』,由專業職業介紹師幫助求職者找工作,扭轉崗位浪費的現狀。
崗位剩餘VS人纔難求
據統計,道外區去年共舉辦182場現場招聘會,到會單位11227家,提供用工崗位126573個,其中簽訂意向性用工協議65430人。剩餘用工崗位涉及業務員、保安員、三輪車送貨員等十幾種崗位。
道外職介中心負責人趙冷表示,今年年初,就業競爭愈加激烈。一些用人單位也在調整用人方向,例如,過去招聘服務員多要18———25歲的女孩,但很多年輕人嫌累怕髒,許多餐飲企業已經將錄用目標轉向45歲以下的服務嫂。
記者從市人纔市場了解到,去年全市共舉行了193場中高級人纔現場招聘會,雖然供大於求的現象越演越烈,但仍有大量職位空缺。去年,哈爾濱市用人單位共需求營銷專業人員1萬餘人,但應聘人員卻只有8924人。
市人纔市場經理趙樹智告訴記者,現場招聘會上招聘項目經理、軟件開發、市場開發等高層人纔的單位常常空手而回。初步統計,僅去年一年,就有近三成此類高層崗位招聘出現空缺。很多用人單位只能用招『短期工』的方法勉強招到人。
推行新制度減少崗位浪費
趙樹智分析,營銷工作招不到人主要是該工作流動性大,強度高,工資待遇與工作成效直接掛鉤,追求穩定的求職者不願嘗試;項目經理、市場開發等人纔數量有限,對工作崗位要求特別高,一些小型
企業或剛處於發展中的企業都被他們摒除在外。市就業局勞動力市場處處長孫鐵夯認為,經調查,薪酬等待遇過低、普通求職者技能水平差也是導致大量崗位無人問津的根源。
對此,市就業局局長張傳德表示,今年哈爾濱市就業目標之一是新增8.5萬人就業。扭轉崗位浪費,首先就是要改變崗位與求職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哈爾濱市今年正逐步推行『職業介紹師制度』,由通過國家考試和培訓的職業介紹師,幫助求職分析其適應的崗位,並按照求職者的需求幫助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