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林業廳研究制定推動林業發展措施
2009-02-06 10:19:2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6日訊 省林業廳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針對查找出的影響和制約全省林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了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加林業經濟總量,提高林地產出率。針對國家提出的我省木材采伐量由目前的816.7萬立米調減到405萬立米的新要求,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林區經濟,搞好林業綜合開發,充分利用林地、林下資源,保證木材減產但產值不減少。提高森林的可持續經營水平,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培育和經營;不斷加大產業發展力度,推進林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由資源依賴型、管理粗放型向資源節約型、管理集約型的循環經濟轉變,逐步減少對木材生產的依存度,增強職工個體私營經濟能力,推動林業產業發展;通過發展林業生物技術,加快培育優質、速生、豐產的林木優良新品種,加快研制生物肥料、生物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生物產品,發展林業生物產業,形成完整的林業生物產業鏈條,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切實提高林地產出率。到2010年,爭取實現全省地方國有林區林業總產值300億元,由現在佔全省林業比重46.2%提高到50%。

  二、全面提高造林質量,加快平原綠化進程,促進資源協調發展。盡快解決目前廣泛存在的中齡林采伐問題,改變我省目前中齡林采伐量佔85%以上的現狀,切實執行『可采蓄積』的擇伐。加大森林撫育力度,加快培育速生豐產用材林。同時,為解決我國木材供需矛盾,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鞏固黑龍江省對俄進口原木佔全國50%的戰略地位。實行分類指導,加快西部、東部平原地區綠化進程,增加森林覆蓋率,促進區域之間森林資源平衡、協調發展。努力提高東南、北部地區林分質量。實現『十一五』時期我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7%,公頃蓄積提高20%的目標,完成省委提出的綠化龍江大地的任務。

  三、培養專業技術人纔,做大做強林業產業,增強林業發展後勁。加大全行業教育培訓力度。突出抓好林業行政管理人纔的培訓,加強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和培訓,抓好職業技能人纔和林農培訓,提高職工業務能力;加強林業專業技術人纔隊伍建設,突出科技帶頭人和基層實用人纔隊伍建設,全面提昇林業科技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加強林業行政管理人纔隊伍建設,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及時把德纔兼備、業績突出、作風過硬、熱心林業的乾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選好配強基層林業領導班子。牢固樹立『大林業、大產業、大發展』的理念,按照優化基礎產業、壯大主導產業、培育特色產業、開發優新產業的指導思想,逐步實現項目龍頭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准化、產品名牌化、投資多元化格局。要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加強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拓寬林業職工和農民的致富門路。充分發揮森林公園等景觀優勢,大力推進森林旅游,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帶動作用。

  四、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落實人員機構編制,推進林權制度改革。針對全省集體林權管理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突出林農得實惠、生態受保護這一林改主線,明確時間、方法步驟,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加強對林改工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水平和業務素質,使乾部群眾全面掌握各項林改政策,明確方法步驟,確保林改的質量和效率;加強林改配套政策的研究,對已完成主體改革的試點縣(市),要在配套改革方面進行研究。積極和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協商,探索開展林權貸款、抵押等信貸業務;積極協調解決林改機構、林改人員編制和林改工作經費問題。

  五、加快新林區建設,提高職工生活水平,改善林區社會環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鄉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林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科學規劃林區小城鎮布局,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搞好水電、供暖、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房地產開發,多渠道投入,擴大住宅供給,實現人口聚集。加快林區小城鎮建設步伐,按照因地制宜、規模適度、增強特色、強化功能的要求,力爭用3-5年時間將林業局、林場(所)建成生態小城鎮,根據資源分布、地域條件和生產布局,整合撤並林場(所),搞好中心林場建設;提倡用沼氣、煤和液化氣,改變能源結構和『燒柴取暖』的生活方式,加速建設節約型林區。加強小城鎮社區建設,不斷擴充社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職能,承接政事分離和企事分離的社會服務與管理職能;要與引導企業聚集、市場建設、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相結合,實現綠色生態居住、工商產業發展、文化娛樂休閑、公共事業服務功能配套,創建新型現代化林區社區。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