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2日訊 時光已匆匆進入牛年。回首2008年,一系列好政策的出臺,著實讓鶴城百姓心裡樂開了花。人民幣昇值,百姓存折上的數字在『進步』了;醫療保險擴面,普通百姓看病更容易了;社保待遇提高,低收入百姓生活有保障了;棚戶區改造,生活困難的百姓住上新房了。2008年,鶴城百姓的生活是真實而又幸福的。
6000多戶棚改居民喜遷新居
劉大伯是2008年最幸福的老人,因為他是這一年棚改回遷戶的一號搬遷戶,第一個領到了新房鑰匙。今年,劉大伯和兒子都在自己的新房裡過上了春節。劉大伯高興地說:『沒花啥錢,就能住進這樣的房子,真好!要不是政府給咱這麼好的政策,住這樣的房子也只能在夢裡了。』
到2008年末,齊齊哈爾市百姓分享了6000多戶棚改居民的『喬遷之喜』。市委、市政府在諸多困難情況下,千方百計實現了當初擲地有聲的承諾。當搬遷的居民敲鑼打鼓放鞭炮的時候,工作人員又投入到新的工作,2009年,他們還要給更多的棚改居民搭建『幸福房屋』。
46萬人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
在棚戶區居民喜遷新居的同時,還有另外一群人正在為改善百姓就醫條件而忙碌著。『看病難,看病貴』是近年來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城市,一場大病就可以讓一個家庭債臺高築;在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相當普遍。齊齊哈爾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大力推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使廣大農民和曾游離於城鎮職工、農合兩張『安全網』之外的城鎮非從業的居民,包括中小學校的學生以及沒上學的孩子,這部分人也可享受到『看病費用可報銷』的待遇。
家住建華區運建小區的王女士沒有固定職業,愛人在外地工作,六歲的女兒年初突然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這讓省吃儉用攢下錢,剛剛購買新居的小兩口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在齊齊哈爾市從國家爭取到城鎮居民醫保試點城市之後,他們又看到了希望,積極為女兒辦理了醫療保險。最近,醫保部門批准他們帶女兒到我省權威醫院接受治療。
與王女士同樣幸運的還有秦大媽。秦大媽患尿毒癥已經有四年多,為了透析連房子都賣掉了。自從聽說可以辦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之後,她立即辦理了參保手續。秦大媽逢人便說,我從心底感謝黨和政府,每月能報銷1000多元,我又有了生活的信心。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齊齊哈爾市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達到46萬人,解決了符合國家政策性破產規定的27戶國有企業26601名退休人員醫保待遇問題。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3%,累計籌資1.6億元。
全市新增就業11.8萬人
在各地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紛紛裁員的情況下,2008年齊齊哈爾市新增就業11.8萬人,零就業家庭月報告期內動態為零。為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這個市勞動就業部門多次舉辦人纔交流會,針對不同的人群開設不同的招聘專場,讓更多的人能夠有一份稱心的工作崗位。
在招聘會上,成功找到工作的小梁是2008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她的工作是在一家高級家政公司當家政服務員。她說,當一名高級家政人員並不容易,不僅要精通外語而且要有一定特長,甚至還要具備一定的醫療知識,工資也不低。小梁告訴記者,要不是就業指導人員引導她走出誤區,她現在可能還找不到工作。
不僅如此,齊齊哈爾市還進一步深入推進創業帶就業工程,發放小額貸款2億元,讓更多的人實現了自己創業的夢想,從而帶動了更多的兄弟姐妹實現了共同就業、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望。
2008年,鶴城百姓的幸福之事還有許許多多,全面完成了企業歷史拖欠職工工資24.77億元的解欠任務,實現了應補盡補;撥付5936萬元,解決了中省市直企業企辦學校近萬名職工接收問題;規范和調整了市區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津貼補貼;提高了環衛工人工資……
據統計,2008年,齊齊哈爾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0757元,增長了12.5%;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51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7.6億元,增長22.4%。翻開有記賬習慣的王女士家的賬本,她說,2008年她家比往年多出了1萬元左右的旅游支出和幾千元的手機和電腦更新費用,而日常生活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眼下她正和愛人計劃著買一輛經濟適用型車。
相信不僅是現在的王女士有著很強幸福感,生活在鶴城的許多百姓群眾都從自己的生活點滴中切身感受到,2008年,是他們幸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