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3日訊 記者從11日召開的『全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國土部門將圍繞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以支持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為主攻方向,確定五項重點工作為擴內需、保增長提供堅強的資源保障。副省長於莎燕出席並講話。
以服務『十大工程』建設為重點,特別是要把全省交通網絡建設『三年決戰』、水利、能源等基礎建設項目和各類民生工程項目作為重中之重,積極主動地做好資源保障。對項目超前介入、主動對接、跟蹤服務;改進建設用地審批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規劃統籌,合理使用年度計劃指標。用足用好全年用地指標,把有限的指標用在重點項目上。
繼續實施土地整理規模化工程,啟動實施好2008年確定的8個新建項目;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重點清理8大城市批後土地供應情況,對底數不清,未供面積較大的市,將暫停今年的批次報批。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完成29個省級開發區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嚴格執行供地備案制度,著力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批而不供、供而不建、供而不備等問題。
今年要重點抓好2008年已部署11個項目的實施,在大小興安嶺成礦帶圍繞貴金屬、有色金屬開展基礎地質勘查工作,力爭發現10處以上找礦遠景區和5處以上的勘查靶區;繼續加大東部礦集區的煤炭資源深部勘探和外圍找礦力度,重點是圍繞服務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在七臺河、雙鴨山和雞西等地安排一批項目,力爭實現新增煤炭儲量4至5億噸的目標;在松嫩平原組織開展優質農產品基地基礎調查評價工作。繼續做好哈爾濱市城市地質調查試點工作。
批次推進重點礦山開發,對東安岩金礦、多寶山銅多金屬礦、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等已達到詳查或勘探階段,具備開發條件的礦山要先期開發;對大興安嶺呼中區碧水鉛鋅礦、富拉罕岩金礦、盤古河上游鏡鐵礦等正在進行勘查並有良好開發前景的,要加快勘查進度。確定10個左右大中型礦床進行開發;深入推進礦產資源有償使用,逐步擴大礦業權招拍掛出讓范圍。對長期圈而不探、沒有勘查實力的,要引進退出機制,超過3年期限重新進行市場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