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訊『臨開學這幾天,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動不動就愛發脾氣。女兒和老公都離我遠遠的,5歲的女兒還給我起了個外號,叫我「暴力熊媽媽」。』
今年35歲的王芳當老師已經7年了。開學前的這幾天,只要一想到開學,她就開始莫名地煩躁。
開學之初
老師情緒焦慮
2月23日,哈爾濱市中小學校的老師們陸續返校,他們湊在一起,談論起了自己最近出現的焦慮情緒。
王芳的煩躁來自於對開學的恐懼心理。『開學後每天早自修要比學生早到,午休時要看管在校的學生,放學後要找學生談心,回到家裡要批改作業、備課……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即使這樣,還要擔心有些家長不滿意。』對於工作,她無奈地說。
專家說法
屬於『職業倦怠』
哈爾濱市育源心理衛生學校的高源教授認為,像王芳老師這樣的表現是典型的『職業倦怠』反應。學生在開學前容易出現『開學綜合征』,老師也同樣有這種問題。教師的『開學綜合征』主要出現為情緒波動大、失眠等癥狀。其中,女老師的焦慮感要高於男老師,班主任的壓力又要超過普通任課老師。
高源解釋說,所謂『職業倦怠』是指一個人在社會期望值、個體內在的期望值過高而客觀實際又達不到預期目標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失望情緒、疲憊心態。它的心理特征表現為生活的乏味感、事業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憊感、認知的衝突感等。
高源建議有這些表現的老師制定職業規劃,構建自我心理支持系統,以便在問題剛出現時能有效地處理好,比如向最信任的人求助。
學校做法
老師集體減壓
針對老師們在開學前出現的這些焦慮情緒,哈爾濱市南崗區的閩江小學、復華小學、蕭紅中學、宣慶中學、育紅小學、雷鋒小學等學校紛紛利用開學前老師返校的這段時間,安排一些心理調適、勵志類講座、教師減壓小游戲等活動,幫老師們調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