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市民自覺抵制商品過度包裝也是『維權』
2009-02-28 14:20: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8日訊 這兩天天氣轉暖,家住河松小區的劉大姐開始整理陽臺。這一整理嚇一跳,她有個積攢各種商品包裝的習慣,過年以來的包裝盒大大小小收拾出二三十個。一打聽,沒人收;一端詳,沒用處。她和愛人費了老大勁兒把這些包裝從六樓搬到單元門外,當了垃圾。劉大姐對全家人說:『以後咱家買東西,挑簡裝的,不花冤枉錢,也不制造垃圾!』

  昨天,劉大姐給本報打來電話,建議媒體呼吁市民自覺抵制商品的過度包裝,節儉、環保過日子。

  商品包裝裡三層、外三層,過度包裝抬高身價

  根據市民反映的情況,記者到哈爾濱市多家大商場進行了暗訪。在南崗區和道裡區的幾家大商場內看到,一瓶紅酒的包裝有三四層:一個精美的盒子,裡面用硬紙殼墊著,上面鋪一層綢緞,旁邊擺兩個酒杯,中間一瓶紅酒裝在一個鐵盒裡;某品牌的內衣、內褲,都用外觀精致的鐵盒做包裝;一套護膚品用了紙袋、紙盒、泡沫、綢緞做外包裝,裡面每一小瓶還有一個小紙盒……

  據多家商場工作人員介紹,逢年過節他們都要組織一批包裝豪華的產品進入賣場,雖然價格明顯高於同樣的普通包裝商品,但消費者因其看上去『拿得出手』還是願選豪華包裝商品做禮品。

  羊毛出在羊身上,豪華包裝商品價格三成在包裝

  記者采訪了對豪華包裝商品銷售比較熟悉的推銷員和部分商品生產廠家的代表。在南崗區某茶葉店內,老板展示:一個大紙盒內裝著一個古色古香的木盒,打開木盒上的小鎖,裡面的黃色綢布裡包裹兩個精致的綠鐵盒,鐵盒裡面是真空包裝的200克茶葉,售價470元。老板告訴記者,同樣品質的普通茶葉,如果去掉包裝,僅能賣到300元左右。某白酒生產廠家代表告訴記者,每到重大節日他們都要專門生產一批高檔豪華包裝的白酒,酒本身的品質和普通白酒沒什麼兩樣,只是更換了裝酒的瓶子,再配上豪華包裝,裝進一些工藝品,這樣一來,平時出廠價僅幾十元的白酒,身價頓時提高好幾倍。

  據某大商場負責人介紹,現在市場上的高檔包裝商品,包括化裝品、食物、酒類、服飾等等,其銷售價格都把包裝費打了進去,少則佔30%,多的可達到50%。

  大量包裝物沒處『消化』,春節期間包裝物佔生活垃圾三成多

  記者從南崗、道裡等部分地段的環衛工人處了解到,春節至今,每天運送的生活垃圾中,各種紙制、鐵制、木制、竹制、泡沫、塑料等包裝,大約佔到三成左右,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食品、酒類的包裝盒多了起來,這些垃圾不能焚燒,現在又幾乎沒有人收購,會對城市造成一定的污染。

  記者從多處廢品收購站了解到,現在他們對各種包裝物包括紙殼、礦泉水瓶等都暫停收購。一位市民說,他家的飲料瓶、紙箱等攢了兩大麻袋,孩子一直張羅著要賣,為了鼓勵孩子節儉,他開車拉著這些廢品跑了一圈,但都沒人收,最後只好不要錢放到了收購站。

  據環保人士介紹,過度包裝是對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紙質、木材、金屬、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外包裝,都沒有再利用的價值,成為垃圾也很難做環保處理。

  外包裝無人收,消費者自覺抵制過度包裝也是一種『維權』

  據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數字顯示,在城市垃圾中,各種包裝約佔總重量的30%。其中,固體廢物包裝佔絕大多數,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嚴重污染環境。200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正式施行,其第十八條明確規定,產品和包裝物的設計、制造,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清潔生產的規定。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經濟和技術條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狀況以及產品的技術要求,組織制定有關標准,防止過度包裝造成環境污染。生產、銷售、進口依法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該產品和包裝物進行回收。

  新修訂的法規實行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不僅要求生產者對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負責,還要對使用過的包裝物承擔回收利用或者處置的責任。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很難得到落實,如何監督也成為一個難題。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還沒有人成功將過度包裝品『返銷』給商品生產廠家的例子,更沒有一家專門收購包裝的部門或單位。有關人士提醒市民,目前對固體垃圾的處理還有一定的難度,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不容小視。過度包裝也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市民在采購時應理性對待,自覺抵制,這也是為自己『維權』的一種方式。

責任編輯:孫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