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原奶『不合格』被蒙牛添『亮藍』 尚志奶農倒掉百噸奶
2009-03-12 08:35: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林曉蕾 王鐵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2日訊 2009,農歷己丑年,一直靠養牛生活的老沈並不牛。作為黑龍江省尚志市幸福牧業的負責人,從2008年9月12日三鹿奶粉被曝出添加三聚氰胺之後,老沈就沒睡過一天安穩覺。每天最怕接到送奶司機的電話,因為司機的一句『奶不合格』足以讓他的心絞著勁兒地疼半天。"不合格"的鮮奶不僅要被蒙牛乳業退回來,而且還要被勾兌上一種叫"亮藍"的食用色素,之後再被倒掉。

  從去年9月到現在,老沈被倒掉了四十多噸的鮮奶,損失200多萬元人民幣。而在尚志市,遭遇這種情況的養牛戶不止老沈一個人。

  5個月倒掉七八百噸鮮奶

  蒙牛乳業在黑龍江省唯一的生產基地坐落在尚志市。進入尚志市,人們一眼就能看到位於經濟開發區的蒙牛乳業,藍色的廠房十分醒目。高聳的大煙囪上寫著『百年蒙牛強乳興農』的標語。

  廠區內『蒙牛有實力,賣奶不用愁』的宣傳語更是強烈激發著尚志市養牛戶的養牛熱情。尚志地區200多個養牛戶每天源源不斷地將鮮奶運往蒙牛,再高高興興地回家等著蒙牛將每噸鮮奶至少2650元的收購費打到賬戶裡。在2008年9月之前,這些養牛戶都是這樣維持生活的。

  『「三鹿事件」是個轉折點』,老沈說,自從『三鹿』出事後,全國的乳業從『牛市』跌入到了『熊市』,而『倒奶事件』就是在這之後發生的。


高聳的煙囪
  3月10日,記者在蒙牛乳業廠區後面的小路上看到,地面全被染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湖藍色,在白雪的映襯下十分刺眼。經常在這一帶收廢品的當地農民趙德纔(音)說,這些都是從蒙牛廠區裡拉出來的。『每天都能看見有人一車一車地往出倒,有的直接倒在馬路上,有的倒在耕地邊上,看起來就像是藍色的油漆,不知道是啥,反正不能是牛奶。』在趙德纔的思維定勢中,牛奶就應該是白色的,這些藍色的液體肯定不會是牛奶,至於究竟是啥,他說不清楚。就在記者采訪時,一輛運奶的罐車從蒙牛廠區的後門開了出來,開了五六分鍾的路程,司機將車停下,打開奶罐的管道口,大量藍色的液體傾瀉出來。記者上前詢問得知,這些藍色的液體就是鮮奶,只不過被勾兌了『亮藍』。『太坑人了!這一噸一噸地倒,養牛戶損失太大了!』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司機說,他一大早就將養牛戶的鮮奶拉來,蒙牛乳業檢測完了說不合格,裡面含『抗生素』,工作人員緊接著便將『亮藍』兌到牛奶裡。司機向養牛戶通報一聲,得到允許後將牛奶倒掉。

  『你拒收也別兌色素啊,讓奶農自己處理不就完了嘛!』

  蒙牛乳業的管理十分嚴格,養牛戶和司機都不能進入廠區。送奶的司機將奶拉來後,把車停在廠區的後門,由蒙牛指定的代駕司機將車開進去,因此,代駕司機比養牛戶更了解『倒奶事件』。

  王寶峰(化名)乾了兩年送奶的活兒了,他幫養牛戶送奶,也在蒙牛乳業做代駕司機。天天守在蒙牛廠區裡,王寶峰親眼看見一車車鮮奶被兌上『亮藍』。開始的時候,王寶峰還幫養牛戶統計倒了多少噸奶,到後期就不再統計了。『實在是太多了!我們這些司機聚在一起大概算了一下,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被倒掉的鮮奶差不多有七八百噸了。』

  3月10日下午,王寶峰混進蒙牛車間,用手機拍了一張『亮藍』的圖片傳給了記者。


  過去,運奶的司機送一次奶只需要兩個小時,現在,最多的時候需要七八個小時。司機要等檢測結果,結果出來後如果不合格還要等著兌『亮藍』,之後拉出廠區倒掉,再返回廠區清洗奶罐。

  蒙牛內部有規定,不合格的鮮奶不允許被拉走,一旦有司機違反規定,養牛戶將受到至少3000-5000元人民幣的罰款。而被兌上『亮藍』的牛奶,蒙牛則大開綠燈,司機願意拉到哪裡就拉到哪裡,只要別倒在蒙牛廠區附近就行。事實上,很多司機不願意走遠道耗油,為圖方便,往往就近將這種『藍牛奶』倒在蒙牛廠區後面的小路上。

  王寶峰說,他運送了這麼長時間的鮮奶,從來沒有因為奶裡有抗生素被拒收,就是從去年9月份以後纔出現這種情況的。而與之相伴的是從四面八方趕來拉成品奶的車大大減少了。

  『過去來拉成品奶的車在廠區後面一排就是好幾百米長,有的司機苦等一周纔能拉走一車成品奶,現在偶爾能看見零星幾輛前來拉成品奶的車,感覺明顯冷清了。』而在王寶峰看來,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分水嶺就是2008年9月12日,三鹿出事。

  奶農忍痛賠錢賣奶牛

  養奶牛的人最希望奶牛多產奶多賣錢,可是尚志市的養牛戶們現在都害怕奶牛多產奶,產的越多賠得越多。

  『如果一天只產1噸奶,就算被倒了,我也就賠一噸的錢,但如果多產的話,一旦被倒掉,賠的就多了。』老沈說,他現在從喂料上開始控制,不讓奶牛吃飽,減少產奶量。但由於幸福牧業的規模較大,存欄的奶牛350頭左右,因此,即使老沈想方設法減少鮮奶產量,可效果仍不明顯。萬般無奈之下,老沈開始將奶牛陸續送進了屠宰場。從去年9月到現在,老沈陸續賣給屠宰場近100頭奶牛,每頭的價格在三四千塊錢左右。而老沈當初購買一頭奶牛的價格是1.5萬元人民幣。僅僅是奶牛這一塊,就讓老沈損失了100多萬元。

  由於老沈的牧業成規模,因此蒙牛給出的收奶價也比其他散戶高,每噸鮮奶3000多塊錢。每天大約需要70多頭奶牛纔能擠出一噸奶,除去飼料、草料、人工等成本,老沈的農場每天至少要產出兩噸鮮奶並被蒙牛順利收購纔能有盈餘,如果只產一噸,只能眼睜睜地賠錢。

  與老沈相比,一些散戶損失更大。這些養牛戶一般都是蒙牛在尚志建廠之後開始養牛的,抬錢、貸款,養了十幾頭奶牛,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自從遭遇『倒奶事件』之後,很多散戶就支橕不下去了,紛紛開始賣牛。興隆奶站的站長宋成文說,正常情況下,一頭奶牛一年帶來的純利潤在3000塊錢左右。一個散戶一年養十幾頭,養活一家人是沒問題的。『誰也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早知道這樣就不養牛了。』過去,宋成文還僱兩個人幫忙養牛,現在他不僅辭退了僱工親自養牛,還在春節前後賣了7頭奶牛,現在只剩下10頭了。

  李乃斌是綏濱縣人,來到尚志市就是為了養奶牛賺錢。『守著蒙牛掙錢怎麼也比種地容易一些吧!』自己辛苦養牛擠出的奶被倒掉後,李乃斌的想法開始動搖了,他想再等等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他就准備回老家了。

  和平小區奶站的存欄量大約有300多頭,負責人寧景坤說,從去年10月份到現在被倒了16車牛奶,每車都是1.5噸的。奶站裡的8戶奶農陸續開始賣奶牛。


  都是『抗生素』惹的禍?

  自從『倒奶事件』後,奶農們紛紛開始查找原因。他們首先找到了蒙牛乳業,蒙牛給奶農的答復是:被檢測出含『抗生素』的奶一律拒收。

  國家相關法規中有明確規定,含有抗生素的奶不能用於加工或飼喂任何畜禽,只能做無害化處理。可是奶農們困惑了:自己養的奶牛沒有注射過抗生素類藥物,怎麼就會成了『有抗奶』呢?

  老沈說,他最清楚自家的奶源是否安全。自從養奶牛以來,他和家人天天喝自家奶牛產的奶。可就是讓老沈非常放心的牛奶,卻被查出有『抗生素』。更讓他及很多奶農不理解的是,一噸奶被查問題可以理解,兩噸奶被查出問題也可以理解,可幾百噸奶都被查出問題,這『問題』是不是也太嚴重了?

  在眾多養牛戶中,宋成文算是比較專業的人。他在乳品廠工作多年,還曾到北京乳品培訓中心學習了三年。去年12月份,宋成文送到蒙牛的奶被檢測出『抗生素』。宋成文管理的興隆奶站是由13家散戶組成,大家把牛放在一起養,一起擠奶,一起送奶,為了避免出現問題,每次擠奶,13家的奶農都要留出小樣,並鎖到一個小鐵箱子裡,唯一的一把鑰匙由宋成文管理。

  宋成文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牛奶出現問題時不知道是哪家的問題,誰的問題誰負全責,避免連累其他奶農。

  當得知送到蒙牛的鮮奶被檢出含『抗生素』後,興隆奶站的13戶養牛者聚在一起,共同取出13份留樣,自檢一遍,結果沒有問題。送到哈爾濱市權威檢測部門檢測,結果仍然是合格。宋成文帶著檢測結果找到蒙牛相關負責人,卻得到了『有可能已揮發』的答復。懂專業的宋成文一聽就明白了,可能揮發的物質絕對不會是抗生素,只能是牛奶中的抗體。

  宋成文說,牛奶中都含有抗體,就像人體內也有抗體一樣,這是對人體無害的東西。但一般所說的『有抗奶』是指含有抗生素的奶,產生含有抗生素奶的原因主要有:一、奶牛患病使用抗生素治療期間擠出的牛奶;二、抗生素治療結束,但停藥時間未到規定休藥期、未過停藥期擠出的牛奶;三、含抗生素牛奶誤混入正常牛奶中,造成原料奶污染,含有抗生素。

  『奶農都知道含有抗生素的奶不能用,因此奶牛一旦有病注射過抗生素就會與其他奶牛分開圈養,等到恢復健康,停藥期過去了,再開始擠奶。』宋成文不知道蒙牛是否將『抗體』與『抗生素』混淆了。但有個現象讓奶農們十分不解:同一家奶站,同一頭奶牛擠出的奶送到蒙牛,今天檢測不合格,明天檢測就合格。『如果真含抗生素,在牛體內的停藥期至少需要4到7天,所以不可能揮發,也不可能今天有明天沒了。』有了哈爾濱市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興隆奶站的奶農們心裡有底了。他們開始上訪,尋求公道。最後,尚志市政府出面安撫了奶農,表示要拿出一筆錢來彌補奶農的損失。雖然至今還沒收到這筆補償金,但從那以後,蒙牛基本上沒再拒收過興隆奶站的奶。


  其他奶農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每天往蒙牛送奶就得碰運氣,指不定哪家就『倒霉』了。眼看眾多奶農蒙受損失,尚志市政府部門采取了一些措施。尚志市政府采購了一套價值6萬多元的檢測設備,專門檢測牛奶裡的抗生素。雖然並不具備檢測資質,但作為一種自查手段,尚志市畜牧局想要做到『心中有數』。記者從尚志市畜牧局了解到,這套設備上馬兩個多月,基本沒閑著。

  該局奶業辦主任王忠信介紹說,送到畜牧部門檢測的奶,基本都合格。至於為什麼送到蒙牛檢測就不合格,他也說不清楚。為此,尚志市政府主管領導親自到蒙牛開過協調會,仍然沒有改變倒奶的現狀。目前,尚志市擁有奶站29家,奶農近200戶,奶牛存欄量1.1萬餘頭。畜牧部門表示,『倒奶事件』對尚志地區的奶業發展打擊很大。從2004年起步到今天,尚志市的奶業仍處於發展階段,奶農還需要扶持。但經歷『倒奶事件』後,一些散戶奶農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記者在百度裡輸入『蒙牛』、『尚志市』兩個詞語,找到這樣一段文字:蒙牛乳業(尚志)有限責任公司投產後,隨著加工能力的全部實現,必將對尚志市及全省的經濟發展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對促進農村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將起到重要作用。

  添加色素為哪般

  最初被檢測出含抗生素的牛奶,蒙牛並沒往裡兌東西,但沒過多久便開始勾兌『亮藍』。司機王寶峰猜測,可能是為了防止奶農把『不合格』牛奶再送一次或做他用。

  出於對自家牛奶安全的自信,老沈為了減少損失想出一個辦法:購買一批牛犢,用這些被退回的鮮奶養牛犢。老沈找到蒙牛奶源部的負責人,再三確認牛奶中勾兌的藍色物質是食用色素,沒有危害後,開始喂牛犢。結果讓老沈萬沒想到,30多頭牛犢吃了『藍牛奶』後,當天就死了三頭,其餘牛犢均出現腹瀉癥狀,沒過三四天,又死了三頭牛犢。老沈找來獸醫,獸醫認為牛犢有可能是吃了勾兌色素的牛奶後中毒了。

  奶農們憤怒了:蒙牛說我們的牛奶有問題,我們不承認!話又說回來,即使有問題,蒙牛可以拒收,為什麼要強行勾兌上色素呢?那些被倒掉的牛奶都是我們辛苦養牛產出來的啊!

  記者在尚志市采訪時,每到一家奶站,都被奶農們團團圍住。他們想不清楚,也不能理解。


 

  老沈說,現在很多洗浴都低價收牛奶,雖然價格低,但總比倒掉強。可一兌上『亮藍』,老沈徹底懵了。除了倒掉,沒有別的辦法。

  記者在奶農那裡沒有見到他們與蒙牛簽訂的合同。老沈是2007年與蒙牛簽訂合同的,當時他提出一年一簽,蒙牛堅持一簽就簽三年。老沈清楚地記得合同上寫明了蒙牛無條件收購牛奶,奶農只能將牛奶供應給蒙牛一家。『當時蒙牛的人趕到我家和我簽訂的合同,那時候奶源緊張,奶牛戶很吃香。』合同簽完後,蒙牛的工作人員稱要把合同送回總部蓋章,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老沈至今再沒見過合同。

  老沈和幾個奶農粗略地算了算:尚志地區奶農的損失可能會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在當地,有四家大規模的牧場,老沈的牧場排在第四。『我估計規模最大那家的損失可能得達到1500萬。』其餘散戶奶農的損失也都在幾萬元、十幾萬元不等。3月11日,記者電話聯系到了蒙牛奶源部的邵部長。邵部長表示,三鹿出事後,乳品企業都謹小慎微,生怕出事,因此加大了對『有抗奶』的檢測力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有抗奶』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蒙牛將檢測出來的不合格牛奶摻加了食用色素。邵部長強調,添加的色素是做蛋糕用的食用色素,牛奶雖然變成藍色了,但人喝了也沒問題。

  對於奶農的質疑,邵部長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一旦奶農的牛奶在蒙牛被檢測出含『抗生素』,奶農可以送到尚志市畜牧局進行檢測,蒙牛承認其檢測結果。

  當初養奶牛給蒙牛供應奶源的時候,曾有人勸老沈:這活兒乾不得,刀把兒攥在人家手裡,對方稍微用力,你就會出血。現在再想起這番話,老沈有些後悔了。

  記者手記:由白到藍

  3月10日晚,就在我寫稿時,我接到了老沈的電話。他說,他今天送到蒙牛的奶又被兌上色素倒掉了。電話裡,老沈的聲音有些哽咽……這已經是他3月份以來倒掉的第6車牛奶了。

  盯著電腦屏幕,我半天敲不出一個字,很多種復雜的感情在內心交織著。白天見到的奶農們愁容滿面的神情一直在我腦海中閃動。當我到達興隆奶站時,正趕上奶農們吃午飯。幾個人圍成一桌,一大盆燉白菜,清湯清水,看不見肉片,奶農們用粗糙乾裂的手抓著饅頭大口地吃著,黑黑的雙手和雪白的饅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宋成文說,在尚志市,形成規模的私人牧場非常少,絕大多數都像他們這樣,由幾家散戶組成奶站。小家小戶掙錢不多,抗擊打能力也弱,一旦奶業市場出現什麼風吹草動,他們也就失去了維持生活的經濟來源。

  望向窗外的院子裡,年輕的李乃斌還在往牛圈裡抱草,喂牛的時候,他幾乎是一根一根地喂。『捨不得,現在一噸草要六百塊錢呢!』養牛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起早,喂牛、擠奶,看似不多的活兒卻很瑣碎。奶農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著,希望能盡快改變貧瘠的生活。

  2005年,當蒙牛在尚志市投資建廠時,尚志市政府開始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養牛大軍中來。在很多奶農看來,有蒙牛這麼大的企業做後盾,養奶牛絕對是包賺不賠。所以,即使蒙牛要求奶農們家家懸掛『牛奶摻假(包括摻水)斷子絕孫』這樣的條幅時,朴實憨厚的奶農們也沒有拒絕。

  2009年國內某媒體報道:三聚氰胺『砸掉』乳業200億。文章只寫了光明、蒙牛、伊利這些乳業巨頭的損失,但卻忽略了最底層奶農們的損失。奶農們把這一切都歸罪於『三聚氰胺』。尚志市的奶農們覺得自己太冤了!當在電視上看到三鹿被曝添加『三聚氰胺』時,他們是第一次知道這種物質的存在。就是這樣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讓他們備受煎熬。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