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為應對今年經濟形勢,哈爾濱市將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農村勞動力就業工作,並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將擴大一倍。
就業困難人員范圍擴至十類
據了解,哈爾濱市今年將發揮政府投資和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對哈爾濱市今年實施的大項目,將逐一了解項目投資額度、用工數量和所需工種,逐一核實用工情況,使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帶動更多就業。
對於就業困難人群,哈爾濱市計劃開發5000個公益性崗位,主要是面向群眾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崗位。將就業困難人員的界定范圍由原來的三類擴大到十類(見右表),並開展對十類就業困難人員的調查摸底工作,實施就業困難群體專項援助計劃,組織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對就業困難人員上門登記、動態管理、落實扶持政策、實行專項幫扶和『一對一』服務,確保其實現就業。
全年計劃實現城鎮新就業10.5萬人,其中城鎮新增就業8.7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000萬元。分別完成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3.2萬人和5500人。城鎮勞務輸出9.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
對困難企業『二緩三降三補』
哈爾濱市今年將對經批准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實行『二緩三降三補』政策,即緩繳失業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降低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費;使用保險基金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同時,自今年4月1日起,停止收取職工醫療保險企業退休人員超比例帶資參保費用,減輕企業負擔。同時,哈爾濱市將鼓勵和支持遇到困難的企業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薪酬等辦法,努力做到不裁員,盡量少裁員,穩住職工隊伍,保住就業崗位。
哈爾濱市今年將建立企業崗位流失監測制度,將當地規模以上企業、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納入監測范圍,及時了解本地區出現的用工需求下降、規模裁員、就業崗位減少、企業員工待崗等情況,並將跨省務工返鄉人員、城鎮企業員工納入失業調控和失業預警范圍,做好應對務工人員集中返鄉和企業裁員的各項准備工作。
城鎮居民醫保人數將增加一倍
據介紹,今年,哈爾濱市將進一步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調度和基金征繳的督導,確保完成各項保險基金征繳任務。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繼續提高待遇,降低參保人員個人負擔,做好破產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工作,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監管,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使用率;工傷保險將完善配套政策,規范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程序;健全生育保險制度,擴大生育保險覆蓋面;建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積極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並通過試點,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及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全市城鎮職工失業、醫療、工傷保險參保人數計劃分別新增5萬人,養老保險計劃新增8萬人,生育保險計劃新增3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計劃新增91萬人。
市領導叢國章、范德武、賀曄出席會議。
鏈接:十類就業困難人員
『4050』失業人員
零就業家庭失業人員
殘疾失業人員
享受城市低保失業人員
連續失業一年以上人員
因失地等難以實現就業人員
原為縣以上(含縣級)勞動模范的失業人員
軍人配偶失業人員
烈屬失業人員
單親撫養未成年人失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