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尚志奶農倒掉數百噸鮮牛奶 誰來替奶農著想?
2009-03-13 06:50: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林曉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訊尚志市部分奶農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倒奶事件』。

  2008年9月,三鹿集團被曝出三聚氰胺丑聞。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乳品企業中激起了千層浪,也粉碎了中國人民剛剛樹立起來的『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信心。從這以後,中國乳業進入了寒冬。三聚氰胺事件後,國家緊急出臺了相關規定,嚴把奶源安全質量關,堅決杜絕含抗生素的牛奶進入乳企。尚志市奶農的『倒奶事件』就是在這之後發生的。

  在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中,不可否認,蒙牛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嚴防『有抗奶』是非常明智之舉。中國的乳企已經受不起任何的打擊與重創了,在此種關頭,誰企圖繼續蒙騙百姓,誰就會滅亡。但在這樣一場事件中,人們不禁產生出了許多疑問。

  首先,『有抗奶』為什麼這麼多?

  數百噸倒掉的『藍牛奶』鋪就了一條讓人驚心動魄、不寒而栗的『藍光大道』。人們不禁要問:蒙牛檢測出的『有抗奶』數量為什麼如此之多?為什麼偏偏都集中出現在三鹿倒閉之後?尚志市畜牧部門的官員給出的答復是:『「有抗奶」一直都有,只是出事之前乳企都不拒收。』面對蒙牛此次的做法,這位官員稱很正常。那麼,誰給蒙牛這樣的權力,允許其在奶農的牛奶裡摻加色素呢?作為奶農的監管部門,尚志市畜牧局又是做了些什麼來保護奶農的利益呢?尚志市奶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三聚氰胺事件前,一年中偶爾會發生一兩次『倒奶』的情況,但那是因為儲存牛奶的制冷設備出現了問題。

  其次,檢測程序應該怎樣?

  應該由誰來檢測,蒙牛的檢測結果就一定權威嗎?面對奶農的疑問,蒙牛為什麼不向奶農公開檢測程序?蒙牛檢測出的不合格牛奶,為什麼在其他正規檢測機構檢測就合格?到底以誰的檢測結果為依據?既然蒙牛堅稱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那麼完全可以公開檢測,讓奶農參與進來,讓奶農面對檢測結果心服口服,倒奶也倒得有理有據。

  再次,『不合格』牛奶究竟應該如何處理?

  蒙牛為什麼要在『不合格』牛奶裡摻加色素?為什麼不讓奶農自己來處理?僅是怕奶農再次將已檢測不合格的牛奶送回來嗎?蒙牛奶源部的負責人堅稱摻加的色素無毒害。而相關法律規定:『亮藍』屬食品添加劑,但是屬於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在使用量上有嚴格的控制,因為其具有一定的毒性,超量可致瀉、致癌。人可以不喝,牛可以不喝,那麼,蒙牛是否考慮到這些被倒掉的『藍牛奶』對耕地的污染呢?在這次事件中,政府部門又充當了什麼角色?到底為奶農和企業做了什麼?面對奶農和企業之間的利益矛盾,政府應如何處理,奶農的損失又應該由負責?

  這些疑問一直在奶農們的心中盤旋,但處於乙方的劣勢讓他們得不到滿意的答復。

  其實,提到『有抗奶』,養過奶牛的人都了解,都清楚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有抗奶』。因此,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在國家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下,奶農們也都小心翼翼,將生病用藥的奶牛與健康的奶牛分開來喂養,生怕出現『有抗奶』而遭到拒收。即使是這樣,『倒奶事件』還是不斷發生。奶農們『郁悶』了:這是為什麼呢?

  正在召開的兩會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重民生、促和諧』。作為中國億萬農民中的一員,尚志市的奶農們也期盼『和諧民生』。當牛奶真的出現問題時,我們是不是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呢?無論是蒙牛還是尚志市政府部門,都不應漠視奶農的利益。正如蒙牛集團副總裁姚海濤所說:『我們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保證奶農的利益,因為他們是這次事件中最弱勢的一環,雖然企業損失巨大,但面對如此突發事件和行業危難時刻,每一個乳品企業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對於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和奶農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和諧共生的狀態。奶牛的飼養需要政府、企業對奶農加以引導,使其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市場的消費需求。爭奪奶源時,企業用盡一切手段;而在市場低迷時,對奶農棄之不理,頗有始亂終棄的感覺。

  但,怎一個『倒』字了得!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