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匯集民力。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為學習實踐活動的最強音。民生陽光在踐行科學發展觀中一路播灑,讓全省3900萬人民感受科學發展的溫暖。
學習實踐活動中,我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民生工作,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要求,努力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十大民生工程』為重點,著力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突出問題和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著力解決就業、社保、住房、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治安等關乎民生的突出問題,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擴大就業再就業。千方百計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抓緊抓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商貿服務業、旅游業、社區服務業,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就業渠道。全面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引導和鼓勵有創業願望的勞動者實現自主創業。
積極做好就業困難群眾的就業服務和援助,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落實崗位和各項社保補貼政策。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全省新增就業人員65.4萬人,安置就業困難群體1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03%,比控制目標低0.57個百分點,累計消除零就業家庭5.5萬戶。
——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強化基金征繳,增強保障能力。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進一步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工作,逐步提高救助標准。完善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政策,逐步提高城鄉困難群眾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養老保險事業的投入,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2008年,我省享受農村低保人數達91.7萬人,五保戶集中和分散供養達13.7萬人。加大公共財政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投入,進一步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實現試點城市全覆蓋,2009年參保人數達到500萬人。
——大力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繼續抓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化扶貧、互助資金試點、連片開發五項重點工作,完成全省第四批75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任務,實現20萬人脫貧。采取有效的支持政策,切實做好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特別是積極穩妥地引導並支持貧困地區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提高單位土地效益。切實搞好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培訓。2008年轉移農村勞動力50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60億元。
——加快『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繼續抓好煤礦棚戶區改造,安置居民6.5萬戶。加快推進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安置居民12.5萬戶。積極推進林區棚戶區改造工程,安排改造7.2萬戶。加快推進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建設,確保改造農村泥草房20萬戶,力爭改造22萬戶。繼續實施安居工程,將廉租住房保障對象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並實現全省廉租住房的實時管理和動態管理。建設經濟適用住房。解決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2.5萬戶。2009年力爭解決30萬戶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問題。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全省非煤礦城市棚戶區完成825萬平方米的拆遷改造任務,超額完成201萬平方米;完成27.7萬戶廉租住房保障任務,累計落實保障資金16.7億元,是歷年累計投入資金的12倍。
——加快城鎮『三供兩治一綠』建設。加大城市供水、供氣、供暖改造力度,繼續推進城市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工程。進一步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及城市和縣城供水工程建設。進一步推進城市燃氣工程建設,加快哈爾濱市天然氣轉換。全面推進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進一步推進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建設。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省財政共投入8億多元用於解決煤炭漲價造成的取暖困難,對378萬城鄉困難群眾給予取暖補助。解決了1940個村屯、92萬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推進高教強省建設,省級財政投入2億元專項資金推進『五個一批』和『五個服務計劃』的實施。健全公共財政保障體系,加大財政對教育薄弱環節的投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推進全省中小學校標准化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改善辦學條件工作力度。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加快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新建和改擴建工程。強化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基礎能力建設。培養培訓中、高級技能型人纔15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100萬人次以上,培訓企業在崗職工60萬人次、下崗職工20萬人次。
——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構建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提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繼續加強農村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共建設76個村衛生室、185個農村鄉鎮衛生院和24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599個鄉鎮衛生院裝備醫療設備。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1351.2萬戶農民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5%。
——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加強公益文化設施建設,開工建設省博物館新館,推進市(地)中心城市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建設和縣(市)文化館、圖書館達標建設,建設30個縣級公共文化館、圖書館。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繼續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步伐,建成綜合文化站332個,覆蓋率達到56%。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建成36個縣(區)級支中心。深入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打造龍江文化藝術品牌。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省為把改善民生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政府領導、部門落實、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工作落實。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整體推進。切實加大投入,初步概算投入資金878.3億元。克服各種困難,堅決保證資金落實及時到位。加強監督檢查,全程跟蹤民生工程落實情況,對每項工程、每一階段、每一步驟進展情況,都認真督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