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3月14日電 『黑龍江省5000平方米以上集中連片城市棚戶區佔全國總量的六分之一,大量居民住在基礎設施落後、生活環境惡劣、災害隱患大的棚戶區中,已成為一個突出的民生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徐秀玉建議,國家應加大對黑龍江省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的資金支持,讓更多百姓實現『安居』。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等原因,全省煤礦、農墾、森工領域形成了大量的棚戶區。截止到2008年年底,全省還有5000平方米以上集中連片城市棚戶區9000多萬平方米,佔全國總量的六分之一,涉及居民400多萬人口,佔全省城市人口的20%。
徐秀玉說,由於棚戶區房屋密度大、人員過於集中,有的房屋使用年限過久,建築耐火等級嚴重不足,巷道較窄,存在著重大的火災安全隱患。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致使有的棚戶區生活污水靠自然排放,生活垃圾隨處亂倒,公共廁所嚴重不足,環境髒亂差,生活環境十分惡劣。
此前,國家已經出臺政策,實施了中央下放地方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2008年,黑龍江省將棚戶區改造列為全省『十大民生工程』,舉全省之力大規模啟動棚戶區改造工作,計劃利用五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非煤礦城市現有的4000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任務。但由於全省各級財力比較緊張,棚戶區改造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很難滿足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資金需求。
徐秀玉建議,非煤礦城市棚戶區佔黑龍江省棚戶區總量的70%,國家應參照中央下放地方煤礦和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政策,對這個省非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予以補助。同時,對全省煤礦、農墾、森工和國有林區棚戶區繼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全省棚戶區改造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