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清河灣棚戶區近五百戶居民集體土地將拆遷
2009-02-17 09:20: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7日訊 今年哈爾濱市將重點實施地鐵一期、松浦大橋、哈西客站等百餘個城鄉建設大項目,項目投資總規模將達837億元。其中房地產項目18個,總投資39.3億元,今年投資17.7億元。在房地產項目中,清河灣小區是唯一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也是哈爾濱市拆遷史上面積最大、戶數最多、情況最復雜的地段。清河灣棚戶區位於道裡區,東起鄉政街,西至規劃武威路,北起埃德蒙頓路,南至京哈鐵路線圍合地段。清河灣小區建成後,將在哈爾濱西部地區形成一個布局合理、設施完善、景色宜人的大型生態居住社區。

  去年,清河灣棚戶區完成了4293戶國有土地的拆遷。今年,近五百戶居民的集體土地拆遷即將啟動。

  這裡曾是能養魚的東河溝

  清河灣棚戶區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顧鄉一帶,在這裡居住的多是生活比較貧困的人,幾代人都居住在這裡。今年68歲的張老太對記者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是在這裡生活的人的真實寫照。在這裡,小矮房比比皆是。』盡管居住環境很差,然而在這裡生活的人卻十分熱愛這塊土地。聽到這裡即將拆遷的消息後,許多老百姓都期待早日回到這塊熟悉的土地上。

  74歲的王老先生對記者說,原來,東河溝的源頭就在清河灣棚戶區內,那時的水很清,一眼能看到底,夏天,水裡魚在游,別提多美了。然而,隨著來這裡居住的人增多,小河溝的水就越來越髒了。

  改造後將保留百年『獅子樓』

  在清河灣棚戶區還有一個讓人懷念、與眾不同的老式建築——獅子樓。記者16日上午在道裡區天合街看到了保留下來的獅子樓。據居民劉某介紹,這個獅子樓是由俄羅斯人建造的,這棟樓不僅造型獨特,而且兩個大石獅子蹲在門樓頂上很神氣。獅子樓建成後由俄羅斯人在裡面經營百貨。1937年,革命老前輩宋任窮曾把獅子樓作為地下工作點。解放後,獅子樓改為雜貨店,一直都是棚戶區居民購物的場所,改革開放後隨著大商場增多,獅子樓關門了。

  記者了解到,此次清河灣改造,將保留這座百年『獅子樓』,並按保護建築原貌進行修復後交市政府使用。

  集體土地拆遷工作近期啟動

  記者從哈爾濱市棚改部門了解到,從去年開始,哈爾濱市開始啟動清河灣棚戶區拆遷改造,清河灣棚戶區拆遷改造區域北起埃德蒙頓路、南至京哈線、東起鄉政街、西至規劃的武威路,佔地面積131萬平方米(含集體土地29萬平方米)。在這片區域內,國有土地拆遷區域涉及居民4293戶,是哈爾濱市拆遷史上拆遷面積最大、拆遷戶數最多、情況最復雜、工作難度最大的棚戶區。

  據悉,近五百戶居民的集體土地拆遷工作將於近期啟動,力爭今年完成拆遷。

  新區水城結合生態宜居

  據悉,清河灣棚戶區安置工程已於去年正式開工。清河灣安置工程70%的住房均為90平方米以下,2%配建廉租房。清河灣小區將依托何家溝水系建造一處碧水環繞、景色宜人的大型生態居住區。此次清河灣棚戶區改造安置工程佔地21.82萬平方米,提供回遷住房近50萬平方米,安置被拆遷居民近8000戶。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規劃設計了清河灣小區內6塊地的統一風格,住房以黃色和磚紅色系為主,每塊地綠化率均超過30%。回遷房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宅所佔比重達開發建設住宅總面積的70%;另外,小區內將安裝報警器、電子監控等物防、技防設施;配套設施將建兩所幼兒園、2個垃圾壓縮間、6個警務室、7個公廁、2個社區服務中心、2個衛生站、2個文化活動中心、2個儲蓄所和郵電所、2個社區圖書館、2個換熱站和2個燃氣調壓站。

  回遷棚戶區居民住宅安置戶型設計標准為:一室半建築面積50平方米、兩室建築面積60平方米、兩室半建築面積70平方米,同時設置保障戶型建築面積40平方米。

  據介紹,清河灣臨近東河溝和西河溝兩處水域,回遷時將依據兩條水系建成水城結合的古典式『東方小巴黎』風格的小區。去年拆遷的住戶,預計今年年末回遷入住。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