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記者 顧碩 邵奇)哈市消費者張女士,2007年8月29日在我市道裡區某商場購物時被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攔住,女孩說:『阿姨,我們美容店今天搞店慶活動,您抽張獎吧』,張女士隨便抽了一張便中了一等獎,女孩告訴張女士一等獎就是1000積分,你可以用積分免費來做美容美體,說著就把消費者帶到商場六樓嬌芙闌香熏SPA水療館。張女士在做臉部護理時店經理張女士告訴她,我們今天是店慶最後一天,你辦一張銀卡平時要花2500元,今天辦只需1500元,還贈你一套家用護理品,在美容師的再三勸說下,張女士花1500元辦了張銀卡。第二天,張女士在做免費足療時張經理反復說用精油做,可以滲透到皮膚裡,效果好,年卡纔1800元,可以做50次,在張經理張女士的誘導下,張女士又辦了一張1800元足療年卡。
9月13日美容師在做臉部按摩時說張女士的臉很乾,需要做補水、冷導、彩光等產品,並說買這些產品可以由銀卡昇到金卡,還可以贈你項目,目的是讓張女士花錢買產品,在他們的勸說下,張女士又買了1975元的產品。
2008年3月25日張女士又被美容師發現腿部反映敏感差,需要做腿部排毒,做完後讓張女士辦卡,張女士不辦,可產品已經打開不能退。就這樣張女士花了4800元又辦了一張『排毒卡』,再一次上當。隨後該美容機構采取各種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了『面部瑜珈』、『肝養護』、『浴足桶』等名目繁多的各種美容卡。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間,消費者共計投入美容費用61,375元。經營者就是通過抽獎、免費服務、試用產品、活動優惠、過時漲價、贈點積分、偽裝內行診斷病情、打開產品脅迫銷售、強行實施服務項目並誇大保健項目的治療效果等欺詐、脅迫手段,誘導消費者一次又一次的上當,給消費者經濟和精神上造成重大損失。經省消協調解由該美容院退換消費者尚未消費的美容費3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