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7日訊 近幾年來,海倫市堅持深化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通過政策引、典型帶、效益比、連片流等措施,調動了廣大農民流轉土地和規模經營的積極性。截至去年底,土地流轉面積達75萬畝,佔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8.3%,其中規模流轉面積達到35萬畝,佔總流轉面積的46.7%。
海倫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土地流轉按照『依法、自願、有償、效益』的原則進行。一是向龍頭企業流轉。目前,該市已向南華糖業流轉土地14.2萬畝。每流轉一畝地農民保底收入500元,企業也由單純的原料依賴型變為原料供給型,企農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互利共贏。二是向科技園區流轉。海倫市把科技園區作為規模流轉的一種有效形式和載體,注重發揮園區建設在土地流轉中的科技示范作用。三是向經合組織流轉。近年來,這個市先後組建了26個農機合作社,全市向經合組織流轉面積達6.8萬畝。四是向種田大戶流轉。把外出勞務戶、低能低效戶的預留土地集中起來,向種田能手和種植大戶流轉,發展家庭農場。
如今,土地規模流轉使大馬力連片整地成為現實,保證了深松質量,建起了土壤水庫,提高了土地產出,2008年達到了創歷史新高的15.75億公斤。土地合理流轉還使得更多的農民從有限的耕地中擺脫出來,轉而從事更具增收潛力的二三產業。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