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4日訊 (劉培香 記者 朱丹鈺)由瑞安市科技局牽頭、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研制的『鍛造一號』鍛壓機器人近日研發成功,並通過了現場鍛壓實驗。該機器人將傳統手工鍛造與現代機器人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自動化無人鍛壓生產。據悉,這一成果在國內鍛造行業尚屬首創。
據了解,我國是一個鍛壓大國,但大多數企業的生產車間環境比較惡劣,生產設備相對落後,絕大多數生產過程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導致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工人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加上南方夏季高溫,工人大都不願從事該工種。而鍛壓機器人由先進的電腦及程序自動控制,能完全代替人工操作,完成鍛壓生產過程中的連續上料、翻轉、下料等危險性高、簡單重復性、勞動強度大的工作,同時能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及危險性,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
在國外,如日本、美國、德國等國早已有類似的機器人系統及多種配有機器人的生產線,長期工作於鍛壓生產線上。但一套90多萬元的設備對於我國的鍛造企業來說難以承受,企業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鍛壓機器人問世。由於機器人手臂不僅要夾緊1100~1200℃的高溫工件,而且本體在鍛錘連續擊打時受到極大的振動與衝擊,此外還需要與現有的原始設備相配合使用,這為機器人的設計提出了很大挑戰。『鍛造一號』鍛壓機器人由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高強度技術攻關,解決了上述多項技術難題。最終,所研制的『鍛造一號』鍛壓機器人成功在鍛壓廠生產線進行了試運行,此舉對我國整個鍛壓行業打造綠色鍛壓和促進行業轉型昇級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