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乾坤園公墓小型墓位 李博攝 |
![]() |
圖為乾坤園公墓寬敞整潔的主瞻仰大道 李博攝 |
東北網3月31日訊(記者 楊尚峰 李博 李富?) 古老的中華民族有禮葬先賢的民俗傳統。隨著社會發展和廣大民眾對精神文化的日益渴求,我國的公墓服務已從滿足少數城市白領階層、中產人士殯葬需求,逐步被廣大城市平民階層而關注。誠然,從嚴格意義上講,公墓服務本質區別於地產開發,屬於精神文化服務范疇,但是,近幾年對公墓行業的『暴利』、佔用土地等輿論一直纏繞著這個行業,也每每成為歷年清明的新聞熱點。站在現實角度看,價格高於民生、民需不利;站在長遠高度看,價格低,刺激墓地消費又面臨我國龐大的人口與土地面積不段減少之間的矛盾。那麼,如何處理好民生需求與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已成為各地政府和公墓行業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最近,帶著這一課題,記者走訪我省著名的大型公墓——黑龍江省乾坤園,發現這家公墓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鑒。
花園墓區環境好 精美墓碑佔地少
乾坤園經歷十五年的發展,已接納了省內數萬用戶,是全省公墓行業的高品質樣板。走進乾坤園,一條寬敞整潔的主瞻仰大道貫通南北,大道最北端是巍峨矗立的東北第一大古典式骨灰存放塔——乾坤塔。大道兩側精心種植了高大整齊的松柏綠蘺,一片片墓區,一排排光潔典雅的各式墓碑點綴在蒼松翠柏之間。伴隨著舒緩的古典音樂,人們仿佛是徜徉在花園之中,整體環境堪稱一流。乾坤園現有五十餘種墓型中,屬於小型化、藝術化的墓位約佔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這些墓碑整潔美觀,藝術含量高,石材質量上乘,堅固大方。按單體平均佔地計算不到
![]() |
圖為乾坤園公墓入口 李博攝 |
![]() |
圖為乾坤園公墓遠景 李博攝 |
名而不貴見真情 普通百姓得實惠
這家公墓成立15年來,先後獲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是中國殯葬協會理事單位和中國公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作為國內聞名的品牌公墓,他們並沒有把榮譽作為資本,而是更深刻認識到公墓是服務大眾的平臺,是滿足百姓民生需求的窗口。從2008年開始乾坤園就開展了『關注民生、回報社會』活動,他們努力降低成本,開闢平民墓區,專做百姓消費得的起各類墓型。在社會整體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他們堅持推出了藝術性強,工藝水平精,石材質量好,價格僅六千餘元的小型雙穴合葬墓等大量服務產品,還推出了八百餘元即可合葬的塔葬服務。把親人安葬在乾坤園這樣的國內知名公墓,享受高品質環境和優美園林,對中低收入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成為了福音,深受哈爾濱廣大市民群眾歡迎,也受到了上級的表彰。
![]() |
圖為乾坤園內的監控報警系統 李博攝 |
![]() |
圖為乾坤園內祭祀逝去的親人 李博攝 |
公墓管理高標准 墓區服務第一流
墓位佔地小了,價格低了,服務如何呢?記者看到墓區內身著桔黃色作業服的工人有的修剪初春的園林,有的清潔墓區,甚至有的工人跪在道路上擦拭污漬。乾坤園管理處負責同志介紹說,乾坤園十幾年來的發展主要靠的就是高標准的一流管理和服務。這裡的每日環境衛生清潔制度、每日墓碑清潔養護制度、24小時立體保安制度,這裡春、夏季綠草如蔭,繁花似錦;秋、冬季碩果累累;松柏蒼翠。光潔整齊的墓碑,縱橫筆直的道路,現代化的電腦系統和電子監控系統等都顯示了這家公墓的管理標准。記者了解到,為方便祭掃,乾坤園還常年開通用戶往返專車,清明節高峰期每天還增設二十多臺用戶客車,所有這些服務項目和管理標准都沒有因價格變動而變化,體現出這家大型公墓獨有的風范。
公墓是安葬逝者、慰藉生者的社會服務業。民俗與民生是她的落角點和支橕點,在這一點上乾坤園找到了自己服務廣大百姓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