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日訊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過程中,從實際出發,緊扣『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抓落實、促發展』這一主題,因地制宜抓活動,努力尋找結合點,以活動推進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以各項工作的紮實推進豐富活動內容,通過實行『五個結合』,努力把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努力推進學院事業科學發展。
一是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招生就業工作相結合。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擴大招生與就業范圍。爭取省教育廳和各級招生辦對學院在招生計劃、宣傳、錄取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擴大招生范圍,重點是加大去年招生較好的內蒙西部地區的招生力度。與本地企業合作,大力發展『訂單教育』,挖掘本地生源。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2009年招生數要達到1300人以上。加強畢業生就業觀念的教育,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本地企業和基層單位就業。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設計,創業大賽等活動,鼓勵畢業生走自主創業之路。進一步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全程化』服務。落實貧困畢業生的幫扶政策,做好貧困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工作。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爭取達到90%以上。
二是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相結合。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加強精品課程建設。重點建設8門能代表學院教學水平並具有輻射示范作用的院級精品課程,爭取有2門以上進入省級精品課程行列,逐步建立起各門類、各專業的院級、省級、國家級三級精品課程。打造教學團隊,以精品課程建設為中心,以名師、骨乾教師為核心,根據自身特點培育有特色的教學團隊,打造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學科研隊伍。加強重點專業建設,組織評定4個院級重點專業,申報1—2個省級重點專業,爭取在三年內建成10個院級重點專業,創建全省乃至全國一流水平的重點骨乾專業。成立專業建設諮詢委員會,征求企事業單位對專業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以突出服務地方經濟的職能。在輔導員隊伍管理中實行競爭機制,綜合考評名列前茅的班主任在晉級、提職、評優過程中應優先考慮,並以考核成績評定出班主任津貼的等級。圍繞建國60周年及大興安嶺開發建設45周年這一主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服務興安的意識。加強大學生心理諮詢工作,積極開展講座和心理諮詢活動,促進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動員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共同關注貧困生問題,形成全社會共同幫扶、救助貧困生的局面。
三是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相結合。通過開展活動,進一步加大『人纔招引工程』力度。 2009年計劃引進5名博士、24名碩士和12名急需專業的本科生,涉及食品科學、藥學、旅游管理、冶金工程、地質礦產、林學等多個專業。開展名師工程建設,打造出教育教學有造詣、學術科研有水平、專業領域有名氣、社會各界有影響的真正名師。采取走出去的戰略,將部分專業教師送到有關院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能力;發揮傳幫帶作用,完善新進教師的培養機制,做好青年教師的進修工作;通過掛職培養、兼職聘任等途徑造就一批雙師型教師。與遼寧工程科技大學合作共同舉辦『工程碩士』、『管理碩士』學歷班,提高教師學歷層次。
四是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科技研發工作相結合。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促進科技研發工作。完成10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熱點課題,聘請10名高等院校的知名學者來地區進行講座,派10名碩士研究生到地區重要企業和林業局提供支持和項目諮詢;成立林火研究與監測中心,與國家『林火』方面專家及其他地區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制約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林火』進行科學的監測與分析,研究適合地區自然條件的防火、撲火新辦法;舉辦各類中短期培訓班,根據『五大基地』建設的需求適時開辦種子品質檢驗、苗木培育、育種基地建設與管理、木耳培育、森林病防、森林蟲害防治等培訓,舉辦森林防火員、森林調查員、造材員、林場場長等多個培訓班,舉辦2期綠色食品和社會工作人纔培訓班。開展《大興安嶺導游詞》叢書、興安旅游推介動畫、以大興安嶺發展歷史為題材的電影腳本的創作編寫工作;創辦《職業學院學報》(季刊)和科研專欄網站,為學院乃至全區科研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和研發的平臺;設立科研基金,用於獎勵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系(部)或教師,並對教師參加學術交流、發表論文、出版著作進行資助;與地區科技局合作,對地區進行深入調研,建立科研課題庫,對制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進行聯合攻關。
五是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實訓基地建設工作相結合。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推進實訓基地的建設。成立旅游工藝品開發及林下產品營銷公司,讓學生真正投入到創業的實踐活動中去。開設職業學院的附屬門診,既完善護理實訓基地,又解決學院師生及附近居民看病難的問題。建設林業技術和園林技術綜合實訓基地,完成苗圃改土、溫室和組培室建設。生產具有大興安嶺特色的樹皮工藝品、礦產工藝品、版畫和木雕工藝品等產品參加哈洽會。成立創業指導中心,為學生創業提供服務,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立創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