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齊齊哈爾二機床公司在學習弘揚大慶精神座談會上發言
2009-04-02 18:57: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日訊2日,黑龍江省學習和弘揚大慶精神座談會在哈爾濱召開。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全省學習和弘揚大慶精神座談會上發言。以下是發言稿全文:

  幾年來,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學習發揚大慶精神,緊密結合企業實際,深化學習教育,廣泛宣傳引導,建立長效機制,特別是將之與我們的企業之魂——馬恆昌小組精神和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推動了企業跨越式發展。

  我廠的馬恆昌小組於1949年4月28日建組,被譽為『我國班組建設的搖籃』,並成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1990年2月,江澤民同志為馬恆昌小組題詞『馬恆昌小組精神代代相傳』。

  在學習和發揚大慶精神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大慶精神為底蘊,以企業傳統為基礎,以企業特點為支橕,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不斷地融入時代精神的內涵,賦予馬恆昌小組精神新的內涵,即:『同心共贏、勇為人先、敢於超越、興企報國』。這一精神既是對傳統精神的繼承,又是對傳統精神的創新。也是指引齊二機床闖出低谷,實現跨越的源動力。

  大力發揚『同心共贏』精神。企業改制後,企業經營的好與壞,與職工的利益息息相關,企業的大目標與職工小目標有機融合了。為此我們將小組精神的內涵在新時期概括為『同心共贏』,在企業中大力提倡發揚。企業提出『一切從員工利益出發』的辦企宗旨,改善環境,提高福利,增加工資,狠抓人纔隊伍建設,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廣大員工心系企業發展,志在拼搏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當年馬恆昌同志說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句話。正是他們在二次創業中充分傳承與弘揚了大慶精神、馬恆昌小組精神,纔使一個岌岌可危的企業起死回生,重振雄風,實現了從恢復性發展到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大力發揚『勇為人先『精神。勇當排頭,依靠集體的智慧,發揮集體的力量,一馬當先創造最佳業績,是小組精神最基本的內涵之一。正是大力發揚了勇為人先精神,齊二機床纔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得以劈波斬浪。幾年來,企業通過自主創新、產學研聯合、國際合作,相繼自主開發研制數控銑鏜床及加工中心等各類新產品115種。其中34種新產品接近當今國際先進水平,51種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等19個獎項。高新技術產品得到了迅速發展,新產品產值率平均達到50%以上。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大力發揚『敢於超越』精神。敢於超越是馬恆昌小組精神中最顯著的特點。齊二機床始終將發展作為最大的主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先做精,後做大,再做強』的經營思路,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實現了恢復性發展----根本好轉----加快發展----跨越式發展。2008年,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是1999年的49倍,實現銷售收入是1999年的51.9倍,上交稅金是1999年的12倍,員工收入較1999年翻了十幾倍。

  大力發揚『興企報國』精神。興企報國是立足崗位,胸懷全局的主人翁精神在新時期的新概括和新高度。齊二機床致力於『用我裝備,裝備中國』。體現國家意志,振興民族工業,服務重點領域,打造重型數控機床半壁江山,當好裝備工業的脊梁是齊二機床立足於國家發展的全局上為自己的定位和始終追求的戰略目標。目前,企業在機床行業佔據了越來越突出的位置,行業影響力和市場覆蓋面不斷擴大,已累計生產600餘臺重型落地銑鏜床,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其中為國防、軍工建設服務提供的大型產品達300多臺,企業重型數控銑鏜床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目前,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我國經濟受到巨大衝擊,在這個關鍵的時期,省委決定,在全省開展深入學習和弘揚大慶精神教育實踐活動,這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時代在發展,我們將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從更寬的視角去領會大慶精神和馬恆昌小組精神,不斷賦予新的內涵,使之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一是要大力樹立先進典型。通過建立黨員示范崗、勞模品牌工作室、培養名牌職工等途徑樹立職工身邊的,各種崗位層次的,個體的或群體的,職工公認的、叫得響的、立得住的先進模范人物,使企業精神在他們身上得以生動體現,給職工以精神導向和榜樣力量。二是要以企業精神為指導改造現有制度。下一步我們要用企業精神改造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從而全面提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各種制度化的安排把精神理念化,文化具體化,使企業精神、企業文化轉化為核心競爭力。三是要大力建設學習型企業。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員工知識競賽、有獎問答、開闢學習專欄、開展讀書學習交流活動,以及組織各種技術比武、結對傳藝、勞動競賽、集中教育、專題講座等形式,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同時建立健全學習機制,使員工的學習逐步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