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6日,國務院公布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7日,記者聯系到參與醫改方案草案討論的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教授杜樂勛,請這位資深專家對新醫改中一些熱點進行解讀。杜樂勛教授除了對新醫改實施後百姓將享受到的實惠進行了解讀,還為我省醫改提出了一些建議。
到年底九成百姓有醫保
《意見》要求,3年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合)率均達到90%以上;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覆蓋到全國所有困難家庭。
『未來3年的8500億元醫改投入,將有4500億元投入到醫療保障上。』杜樂勛說。醫保對百姓的補助將要增加,以前醫保資金在醫保管理部門出現資金沈淀的現象將被改變。政府這次主張的是哪裡來的錢就要用到哪裡去。加大政府投入,普及分層次的醫療保障制度,減輕了病人的疾病經濟負擔,成為三年醫改重中之重,也是百姓獲益最大的。估計到今年年底我國90%的老百姓都會有醫保卡了。
藥事服務費絕不增加百姓負擔
《意見》中提出,將取消藥品加成,增設藥事服務費。什麼是藥事服務費呢?杜樂勛說,藥事服務費絕不等於處方費,這是和醫療技術水平及服務掛鉤的,是醫生勞動價值的一種體現。
杜樂勛指出,取消藥品加成和增設藥事服務費都是政府想平靜地取消醫院以藥養醫機制的辦法。藥事處置費是與藥品費用脫鉤的,由醫保負責報銷,並不增加病人經濟負擔,所以百姓無需為此擔心。同時也基本不增加財政負擔,爭取不減少醫院收入,減少了就財政兜底。
公共衛生服務回歸公益
杜樂勛告訴記者,新醫改中政府提出了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說法,提出今年政府將按照人均15元進行補貼,『這就是說,目前政府在公共衛生方面首先給百姓保障,比如婦幼保健方面的孩子在三歲以前的身體普查、孕婦必須住院分娩;傳染病方面的結核病免費治療;健康教育、精神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等。』杜樂勛指出,這就等於政府在給百姓『兜』了一個『大底』,首先給了一個基礎保障。
另外,政府將對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目錄,並要求基層醫院全部使用基礎藥物,大醫院的藥物大部分也是基礎藥物。也就是說,以後百姓只要看病,只要用的是普通的基礎藥,就全能報銷,不論門診還是住院。杜樂勛認為,堅持公益性,強調政府的責任和主導作用,為全民提供均等的基本醫療服務,是新醫改的最大亮點。
民營醫院將增加
杜樂勛認為,這次新醫改正確解釋了主導和主體的關系。『主體就是羊群,主導就是領頭羊。』杜樂勛表示,醫改方案中指出,堅持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辦醫原則,建設結構合理、覆蓋城鄉的醫療服務體系。『將來,公立醫院肯定要減少,醫院的分級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復雜。醫院是獨立的法人,由醫院理事會進行管理。社會資本注入的民營醫院將增加很多。現在一些一二級公立醫院和企業醫院可能轉變為社區醫院或民營醫院。』
建議推廣『大慶模式』
杜樂勛告訴記者,對於這次新醫改,衛生部不會專門指定某地進行試點改革,而是鼓勵全國各地有條件的地區或醫院進行改革試點。
對於我省醫改該如何推進,杜樂勛建議在雞西、七臺河、鶴崗等廠礦比較集中的地區搞『大慶模式』。『大慶不但是我省的一個亮點,更是這次國家進行新醫改的一個模范和樣本。他們目前運行的醫院管理集團模式,正是國家在新醫改中所提倡的。這些我省自己應該更好地吸收和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