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張妍 記者 朱丹鈺) 一場金融風暴席卷了全球,也使各高校的畢業生面臨著突如其來的就業危機。在原有的一些合作單位或者停止了招聘計劃或者縮減了用人數量的形勢下,哈工大能源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截至目前已與去年持平。能源學院每位畢業生都是『全員育人體系』的直接受益者。
『我是在何晶老師的幫助下纔破格進入中廣核的。』熱能工程系碩士生王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次提到能源學院黨委副書記何晶和導師高繼慧,『雖然工科專業女生就業相對困難,但是因為導師和學院負責就業的老師的幫忙,我們專業的女生大多數都已經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和王雪一樣,能源學院的每位畢業生都是能源學院全員育人體系的直接受益者。在能源學院,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生,從入學時就被納入到全員育人的科學體系中。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任課教師、導師、班主任、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助理等共同支橕起了全員育人的『大體系』,為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幫扶。多年來形成的全員育人傳統,在就業方面成效突出,特別是在今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全員總動員的工作模式更是為寒冬中的就業工作注入了一陣強勁的春風。
在金融危機逐漸蔓延的同時,能源學院黨政領導將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到了全院工作的重要日程。學院黨委書記和院長親自部署就業工作。主管教學的副院長和負責就業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一起參與到就業工作中。在向企業推薦學生時,他們直接將培養方案帶到企業,尋找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的差距,從而調整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方面的目標和方法。
能源學院多年堅持把就業工作『做到前面,做到就業單位,做到學生的心坎上』。特別是在今年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形勢下,為了讓每個畢業生都能充分認識到形勢的變化和嚴峻,及時轉變就業觀念,能源學院除了多次召開畢業生就業動員會、形勢分析會等,畢業班的輔導員和協理員還深入到學生寢室中,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就業輔導,清楚地了解每個畢業生的特點和求職意向。當發現合適的用人單位和就業信息時,畢業班的輔導員和協理員總是能准確地將最適合的學生推薦給企業。
『在能源學院,很多學生是通過導師介紹找到工作的。』動力機械及工程系碩士生王之凱和劉西利同時師從韓萬金教授。臨近就業,兩人都在韓萬金教授的引薦下順利地找到了可心的工作,分別簽約到了哈爾濱703研究所和哈爾濱汽輪機廠。像他們一樣,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的曲玲媛也在導師的幫助下簽約了,『導師直接把我們的簡歷帶到用人單位,親自登門推薦,我們這些女生不但順利簽約,而且還找到了適合女生從事的工種。』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與企業接觸和交流的機會,學院負責就業的老師經常到相關的企業走訪交流,促進與企業合作平臺和協議的增加。在金融危機影響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能源行業的學生就業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原有的一些合作單位或者停止了招聘計劃或者縮減了用人數量。即使這樣,能源學院的就業率截至目前就已與去年持平。究其原因,何晶一語道破:『這其實是我院全員總動員的結果。從學院領導到每位導師、班主任,再到輔導員、協理員,大家都調動了全部的資源和能量,用人單位的招聘計劃雖然縮減了,但是為了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就業,我們反復打電話、到企業去推薦,抓住每個與對方溝通的機會,介紹我們畢業生的優勢。不少單位就是在我們的反復攻勢下破格錄用我們學生的。』
在何晶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了厚厚的一摞紙,紙上記錄著每個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個人特征、談話記錄等,每個名字前還用不同的符號作了標識,分別代表著每個畢業生的就業進展,例如已簽約、有意向未簽約、尚無意向等。
何晶從那摞紙裡抽出來一張表格遞給記者:『這是各個專業目前的就業率統計,已經和去年的水平持平了,我們還要在接下來這段時間裡繼續努力,爭取讓所有的畢業生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