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訊 (謝振華 記者 高長利) 黑龍江墾區把高標准搞好春播生產作為今年增信心、保增長的首要任務,目前,墾區春播生產已從東到西拉開了序幕,截至4月13日,麥類作物已播種17.7萬畝,水稻育苗面積達到6542.2萬平方米,墾區上下全面掀起了決戰『300億斤商品糧』的熱潮。
為在推進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和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過程中做出新貢獻,今年黑龍江墾區確定了增產糧食30億斤,提供商品糧300億斤的糧食生產目標。為確保實現這個目標,墾區制定了擴面積、調結構、上科技的三條主要措施,即計劃通過土地復墾整理,擴大糧食面積100萬畝,增產糧食8億斤;新增水稻面積100萬畝、玉米面積200萬畝,增產糧食19億斤;提高機械化水平和全程標准化水平,推廣十大栽培模式,應用十大新技術,靠科技增產糧食11億斤,以38億斤的增產計劃來保新增糧食30億斤的目標。
據了解,今年,墾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將達到4069萬畝,比上年增加316萬畝,再創歷史新高;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為3740萬畝,比上年增加近500萬畝,其中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的計劃播種面積分別為1627萬畝、300萬畝、873萬畝和900萬畝,比上年分別增加81萬畝、129萬畝、271萬畝和100萬畝。
由於今年春天降雪量偏大,影響了墾區的備春耕生產,為此,墾區各地紛紛以早動爭主動,春節剛過,就展開了清理田間積雪的作業。頻繁降雪使麥類作物播期拖後了一周左右,4月4日,墾區麥類作物播種全面展開。牡丹江分局精心組織,嚴格作業標准,於4月8日100%完成了小麥播種任務。目前,墾區已扣水稻育秧大棚33.53萬棟,其中鋼骨架大棚達到32.55萬棟。按照墾區農業標准化要求,墾區麥類播種要在4月20日前完成;玉米和大豆播種要在5月20日前完成;水稻育秧要在4月20日前完成,5月25日前完成插秧。
圍繞增產糧食30億斤的目標,墾區今年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和科技攻關力度。全年計劃農機更新總投入10億元以上,新增各類農業機械3萬餘臺(件),使墾區農機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5%。加強農業航空建設,新引進15架農用飛機,使墾區農用飛機達到47架,航化作業面積將超過1200萬畝。投入2.2億元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13.4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27.71萬畝。繼續開展『六大』作物高產攻關活動,『五大』作物高產創建活動和農業標准化提檔昇級活動,堅持『播種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收獲是保證』,以『工程化設計、工廠化管理』理念指導農業生產。加快新技術集成與轉化,為基層水稻種植戶免費發放10萬張水稻葉齡診斷模式圖,完善測土配方施肥等『五大』作物高產創建技術集成。堅持常年防災減災,依托6個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和80個基層測報點,確保農業生產、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做強『本體墾區』現代農業的同時,墾區還將充分發揮裝備、技術方面的優勢,通過代耕作業、整體承租等形式,把墾區先進的生產技術、栽培模式和管理方式向墾區以外輻射擴散、示范推廣,著力打造『影子墾區』和『域外墾區』,今年全墾區跨區作業面積將超過2000萬畝。據介紹,到2012年,墾區輻射帶動農村種植面積將達到4000萬畝以上,並力爭實現境外開發面積500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