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與采訪對象合照 左三為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機務大隊長楊永昌 |
東北網4月14日訊 『雪龍』號失事直昇機4名機組人員中3人獲救,哈爾濱籍機械師楊永昌失蹤。人民網記者回憶了他在臺灣與楊永昌的一面之緣。全文如下:
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搜尋雪龍號艦載直昇機機械師楊永昌的消息。心裡清楚結果可能是失望,因為凌晨時還刷新過,最新消息是下落不明。
仍是下落不明,最新消息是老楊的妻子劉艷弘及親屬已經抵達上海,悲痛欲絕。我的眼淚,在這一刻落下,為了僅有一面之緣的楊永昌大哥。
4月3日,高雄。我們在訪臺的『雪龍』號上采訪的最後一站,就是參觀停在後甲板的直9直昇機。直昇機旁,楊永昌和一位年輕同事正在給參觀的臺灣中小學生們講解。因為直昇機停放在露天,當日高雄又艷陽高照,楊永昌和同事穿著制服,連帽子也沒戴,被曬得滿頭大汗。
和雪龍號上的其他隊員一樣,聽說我們是來自大陸的記者,楊永昌和同事自然地表現出見到家鄉人的親切。楊永昌給我們大家發了名片,名片上寫著: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機務部副部長、機務大隊長:楊永昌。名片上辦電、宅電、傳真、手機、公司地址、網址一應俱全,名片的背面印著公司主要業務范圍:航空物探、人工增雨、航空遙感、客貨運輸、飛機修理等等。顯然,老楊發這張名片,不僅為了介紹自己,也是為了推介自己的公司。
見我這科盲對『飛龍公司』有點陌生,楊永昌說,就是哈飛集團的下屬公司。哦,我恍然大悟。楊永昌說:以後到哈爾濱給我打電話,到我們公司看看。東北人的豪爽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親密接觸直昇機,大家都很好奇。見我們隔著直昇機舷窗探頭探腦,楊永昌慷慨地打開機門,讓我們看個夠,還上去小坐了一下。感念楊大哥的熱情,也出於對南極英雄的崇敬,從來不主動與別人合影的我,建議同行的記者與楊永昌等科考隊成員在直昇機前合個影,留下了一張值得永遠珍藏的照片。下船前,我問楊永昌和中鐵建的老劉:什麼時候到家啊?老楊和老劉異口同聲地說:還有一個星期,到韓國還了直昇機,就可以回家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在雪龍號上的采訪匆匆結束了,有關的稿子也在人民日報見報了。因為篇幅關系,見報稿中沒有寫到楊永昌和他的同事,有關老劉等科考隊員的事跡也被刪去了。為了彌補這一遺憾,我決定給人民網再寫一詳細版本,全面地介紹我們在雪龍號上的所見所聞,順便補充一些南極功臣們的事跡。
在臺諸事煩雜,加之本人拖拉的作風,給人民網的詳細版本拖了很久都未完工,直到4月11日,雪龍號都已經回到上海了,再不發這稿子就『過氣』了。我下定決心不管熬到多晚都要把稿子收尾、把照片處理完畢。4月12日凌晨快2點,我終於將所有圖片和長達7000字的稿子發給人民網值班編輯,安心地睡去。
次日一早就出去采訪,中午纔有時間上網檢索一上自己稿子的處理情況。沒想到,鍵入『雪龍號』幾個字,出來的卻是一條可怕的新聞:『雪龍號艦載直昇機墜海,三人獲救,一人失蹤。』那一瞬間,直覺是不可能啊,搞錯了吧,或是舊聞。因為雪龍號已經回到家了嘛,如果是在南極那惡劣的環境下,還情有可原,怎麼可能在家門口出這種事呢?
確認消息是真後,又希望失蹤者不是我見過的楊永昌和他的同事。人就是這樣,雖然這種事發生在誰身上都是悲劇,但我們私心裡還是不希望自己認識的人有事。
接著看到自己發回人民網的圖片和稿子,第一張圖片就是記者和楊永昌等的合影,第二張是停在甲板上的直昇機。而稿子的第一段話讓我自己感到了陣陣寒意:『平日裡看到科考二字就「轉臺」的我,一反常態地仔細研究每一條新聞,希望能找到熟人的身影----那些在臺灣匆匆認識又匆匆離別的朋友。』
然而令人悲傷的消息還是傳來了。下午在外面采訪時,在北京的家人打來電話,告知失蹤的機組人員正是你寫到的楊永昌!
我無語了。晚上,雖然有許多稿子要寫,還是忍不住一遍遍地在電腦上刷新,希望能有奇跡發生。
兩天過去了,奇跡還沒有發生。已經回到全國各地的第25次南極科考隊員們和對老楊共處的點點滴滴見諸報端:
我們在雪龍號上見過的船長王建忠哭了。他說,考察隊員每年都換,但機組成員和船員算是固定搭配,老楊只要有空就會到駕駛艙作義務船員……
來自不同單位的隊員異口同聲地說,老楊在隊中很有人緣,乾活從來不分份內份外……
老楊還去過北極,與他有過電話聯系的報社記者說:在通話困難的北極,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記者的提問,介紹情況……
出事前,關於老楊的報道不算太多。畢竟,在科考隊中,科研人員纔是主角。但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船員、機組成員、建築工人甚至廚師等等幕後英雄付出的努力,南極科考不可能成功,甚至不可能成行。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
據說,出事那天的天氣十分惡劣。如果,他們不去臺灣逗留4天,是否就能躲過這一劫?
離家半年的老楊沒有見到自己的家人,因為還有兩天就可以到家了,他讓愛人在哈爾濱等他。如果,他的家在上海,是否會少些遺憾?
然而人生沒有如果。唯一欣慰的是:搜救仍在繼續。東海救助局搜救處張處長說:『我從事海上搜救超過26年,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現在搜救工作一絲都沒有放松,我們將繼續通宵作戰。2001年,南海搜救王偉,我們就進行了10個日夜。』
任何奇跡都會發生。楊永昌大哥,為你祈禱,盼你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