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雞西市根據省委提出的『八大經濟區』戰略構想,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提出以整合域內市區、礦區、墾區、林區資源,激發要素活力為重點,全力推進『四區』建設。
一是推進煤電化產業聚集區建設。以『三五五』工程為依托、以大型骨乾企業為主體,形成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牽動的多元化產業集群,力爭3至5年時間,把雞西建成全省重要的煤電化基地。『三五五』工程即發展三大主導產業群(以煤炭采掘、洗(選)和型煤生產為重點的煤炭基礎產業群,以矸石、燃煤、瓦斯、焦爐餘氣、風力和生物質能發電為重點的電力產業群,以煤焦化、煤氣化、煤液化等為重點的煤化工產業群)、建設五個園區(永慶煤化工園區、滴道煤電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雞東焦化工業園區、密山煤電產業園區、油母頁岩綜合開發利用工業園區)、壯大五個相關產業(以高性能智能化電牽引采煤機、薄煤層采煤機、液壓支護、煤機配件等為重點的機械制造產業,以北鋼公司300萬噸鋼擴模昇級綜合配套工程為重點的冶金產業,以煤矸石磚、粉煤灰磚、特種水泥及石墨、硅線石、鉀長石生產加工等為重點的新型建材和非金屬材料產業,以珍寶島、烏蘇裡江兩大藥業和綠都集團、高金公司等企業為龍頭的醫藥食品產業,以公路、機場、鐵路、水庫、電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配套產業)。
二是推進對俄貿易集散區建設。以國際貿易物流園區為中心、兩個陸路口岸為前沿、兩條國際通道為支橕,抓住中俄建交60周年、全省建設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和東部對俄貿易加工區、俄羅斯加快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開發等機遇,繼續推進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加快產品出口基地和進出口加工園區建設,擴大建材、果品蔬菜等地產品出口規模;積極引導企業擴大木材、廢舊金屬、化肥、基礎原材料等產品進口,提高外貿對地方財政貢獻率。拓寬對俄科技合作交流空間,加強科技信息、煤電化先進技術、農牧業適用技術等成果交流和技術引進。發揮雞西至俄羅斯烏蘇裡斯克貨運線路的拉動作用,積極組織貨源,發展壯大跨國物流。爭取開通哈爾濱—雞西—密山—海參崴和哈爾濱—雞西—虎林—哈巴羅夫斯克客貨運輸線路,進一步暢通對俄通道。
三是推進優質農產品開發區建設。以實施50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為載體、以建設650萬畝興凱湖優質綠色水稻產業帶為重點、以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群為支橕,加快推進『兩江一湖』灌區建設,虎林灌區爭取開工,湖濱灌區做好前期工作,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2萬畝。提高科技示范園區建設水平,加快推廣水稻超早育苗等先進適用技術和新品種,種植業標准化率達到90%。加快發展以綠色水稻為主的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進一步優化種植業結構。實施『萬噸奶、百萬頭豬』工程,做大做強生豬、奶牛、肉牛、大鵝四大產業。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加快畜禽繁育體系和畜牧獸醫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畜牧業生產規模化、經營產業化、防疫科學化。畜牧業產值達到35億元,增長10%,佔農業總產值的46%。
四是推進北國特色旅游集合區建設。以興凱湖、烏蘇裡江為龍頭,以生態雞西、養生度假勝地為品牌,投資3.8億元,抓好當壁鎮接待中心、興凱湖南北岸碼頭、珍寶島濕地青龍灣景區等30個重點旅游項目建設。開發『雞西冰雪之旅』等冬季旅游產品,構建四季旅游均衡發展格局。加快旅游商品、紀念品開發。開展域外旅游合作,拓寬客源市場。努力實現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457萬人次,同比增長10%;旅游業總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15%的目標。